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民看病问题而建立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它的建立旨在缓解大病对农民家庭造成的冲击,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自2003年试点以来,新农合已经基本覆盖了我国农村地区,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也基本建立。但是,当前关于新农合的影响研究却由于样本代表性不足、研究的时间点集中在新农合起步阶段等原因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并且对各地新农合制度设计上的差异和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行为关注不够。因此,本研究将借助于一项长期的对新农合管理部门、乡镇卫生院、村诊所和农户的追踪调查形成的3期面板数据,描述和比较现阶段各地新农合在制度设计上的异同,评估新农合对农民就医行为和医疗负担,以及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动态影响。为政府决策部门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政策设计,提高新农合的管理水平,增强新农合对农民的财务风险保护,深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改革提供可操作的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旨在缓解大病对农民家庭造成的冲击,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现有研究虽然为新农合初期政策的完善和改进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参考,但是在新农合的影响评估方面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主要存在数据老、对新农合政策设计异质性考虑不足等有待改进的地方。为此,本课题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积累,在2012年对我国5个省25个县50个乡镇100个村2000个农户进行了追踪调查,形成了包括新农合办公室、乡镇卫生院、村诊所和农户(个人)层面的面板调查数据库(2004年、2007年和2011年),分析了新农合政策设计对农民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动态影响。.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1)新农合政策设计及其变化的研究:与早期相比,新农合筹资水平和住院补偿比例都显著提高;统筹模式也逐渐放弃家庭账户,形成了以“住院统筹+门诊统筹”为主导的统筹模式;同时在2011年超过一半的样本县已经开始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2)新农合对患者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新农合筹资水平、报销水平等的上升对患者利用医疗服务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尤其是门诊统筹的建立显著增加了患者利用门诊服务的可能性,减少了患者利用住院服务的可能性。但是对患者医疗总支出没有显著影响;(3)新农合对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的影响研究: 新农合对减轻农户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的作用逐年增加,其中门诊统筹的建立对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总体而言,农户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参合的长距离外出农民工从新农合的受益公平性研究:长距离外出农民工就诊后从新农合报销的可能性和实际报销的比例都显著低于留守农村劳动力,没有享受到参合的同等收益。(5)新农合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响研究:在乡镇卫生院层面,我们主要关注了近年新农合政策的变化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结果发现,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增加、住院报销比例提高等都显著增加了乡镇卫生院的总收入,但是对其业务量并没有显著的改变。而在村诊所层面,如果新农合允许在诊所就诊的患者从新农合报销医疗支出,该村诊所的总收入、纯收入和每周病人人次都显著增加,这与我们的早期发现(2004年和2007年数据)略有不同,带来这一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可以报销的村诊所从政府部门得到补贴显著增加了。.基于上述研究,本课题组已经发表SCI/SSCI论文4篇,中文文章3篇,英文著作章节1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滚动直线导轨副静刚度试验装置设计
基层医疗机构合同式监管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的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平性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家庭疾病经济负担影响追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