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敏感期形成机制与HBV核心相关抗原消长模式的关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136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10.00
负责人:彭晓谋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山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1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时红,顾琳,陈燕,朱银洪,杨慧莹,谢霞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发病机制病毒抗原
结项摘要

乙型肝炎是目前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肝细胞发作式坏死是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不良预后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又与HBV复制下降和HBeAg血清转换相关。肝细胞坏死的机制相对清楚,但尚不清楚为什么会形成"肝损敏感期",即肝细胞会在特定时间点集体开始坏死,而在另一时间点则逐步停止。本课题组长期关注自发性和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相关肝损敏感期的出现规律与相关因素,并结合近年对HBV抗原成熟与表达的研究结果,就该形成机制提出了病毒抗原表达"时间窗(time window)"新假说,并计划以细胞模型上HBV核心相关抗原表达的消长模式作为先导研究,通过人为诱导病毒抗原表达从多到少和从少到多的过程,采用定位和定量检测手段,明确病毒抗原表达时间窗是否存在,并探讨其出现规律,为全面阐明肝损敏感期的形成机制创造条件,对探讨如何避免肝损敏感期的不利影响,抑或进一步发挥其积极作用来提高抗病毒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项目摘要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3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4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5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彭晓谋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9970677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2224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HBV核心抗原通过直接激活核受体CAR促进肝细胞自噬参与HBV相关肝癌发生的新型分子机制

批准号:8187222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杜娟
学科分类:H1801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慢乙肝患者肝组织内HBV核酸、抗原分布异质性与疾病自然史、预后的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8167199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张小楠
学科分类:H2103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以Mt.HSP70为HBV核心抗原CTL表位肽载体的研究

批准号:30300297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彭明利
学科分类:H2103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HBV核心抗原对抑癌基因DLC-1的抑癌活性的影响及对其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090171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杜娟
学科分类:H18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