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锡硫 Cu2ZnSnS4(记为CZTS)因其组成元素无毒且储量丰富,具有高的吸收系数和理想的禁带宽度,成为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理想候选材料。CZTS的本征缺陷和它与缓冲层之间的异质结界面对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项目拟在掌握CZTS薄膜的制备工艺和生长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半导体光谱的表征手段研究CZTS薄膜的本征缺陷机制,阐明CZTS的元素化学计量比和组分取代(Se取代S)对其本征缺陷类型、缺陷能级位置的影响规律。研究p型吸收层CZTS/n型缓冲层异质结界面的能带调控规律,着重研究通过改变n型缓冲层(Zn,Mg)O中Zn与Mg元素比例来调控异质结界面的导带帯阶结构的科学机制。并以本征缺陷机制和异质结界面调控规律为指导,研制 CZTS/(Zn,Mg)O薄膜太阳能电池器件。
铜锌锡硫(Cu2ZnSnS4)是新型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吸收层的理想候选材料。该项目研究围绕铜锌锡硫薄膜和电池的制备、缺陷相关的科学问题展开,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掌握了组分可控、单相的Cu2ZnSnS4 (CZTS)薄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出效率约5 %的CZTS和Cu2ZnSnSe4 (CZTSe)薄膜太阳能电池,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验研究发现CZTS中存在占位缺陷CuZn+ZnCu,并初步研究了CZTS中的组分、缺陷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机制。部分阶段性成果已发表SCI论文19篇,其中在Sol. Energy Mater. Sol. Cells,J. Power Sources,RSC Adv.等国内外知名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3篇,在Phys. Rev. B,Phys. Chem. Chem. Phys., Mater. Lett. 等SCI期刊上以合作作者身份发表论文6篇;在CZTS电池材料和器件的制备方法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两名,硕士研究生两名。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 开展了Cu2ZnSn(S,Se)4(记为 CZTSSe)合成、晶体结构和带隙调控的基础研究。实验发现CZTSSe多元合金半导体晶格常数符合Vegard 定律。从理论计算和实验两个方面确认了CZTSSe多元合金半导体的带隙随S/Se比例变化的规律,澄清了前人关于CZTSSe带隙的一些错误认识。研究结果受到同行关注,4篇相关论文发表三年来总引用率已超过200次(统计来源:Web of Science)。CZTSSe晶格振动和禁带宽度的实验研究成果已被收录在CZTS光伏领域日本著名学者Kentaro Ito主编的《Copper Zinc Tin Sulfide-Based Thin Film Solar Cell》(Wiley,2015出版)书籍中(引用位置:书中160-161和168-169页)。.2. 分别建立和发展了磁控溅射后硫化、溶胶-凝胶和电化学沉积三种制备组分可控的CZTS薄膜的方法,其电池转换效率已达5%,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 利用拉曼光谱技术确认了占位缺陷CuZn+ZnCu的存在;借助阻抗谱、导纳谱和PL谱等多种缺陷表征手段初步揭示组分调控、缺陷和CZTSe薄膜电池性能之间的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面向工件表面缺陷的无监督域适应方法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离子取代调控缺陷态增强铜锌锡硫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性能
铜锌锡硫在晶界面的能带结构研究
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电池的微区缺陷与超快载流子动力学研究
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材料及新型窗口层的制备和光电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