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磷性佝偻病/骨软化是一组以生长发育迟缓、佝偻病/骨软化畸形、低磷血症、肾脏磷重吸收和维生素D代谢障碍为特征的疾病,最常见的类型为X连锁的显性低磷性佝偻病(XLH)。该病的致病基因已确定为PHEX。PHEX突变的检测是对XLH进行基因学诊断的关键,但有关中国人PHEX突变的数据极少。本研究一是利用北京协和医院的自身优势,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中国人XLH的数据库,进行PHEX突变检测,探索中国人群PHEX突变的特点;二是对患者血清FGF23和MEPE水平进行测定,寻找二者与XLH患者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PHEX突变类型间的相关性;三是进行PHEX突变蛋白功能改变的研究,阐明PHEX与FGF23、ASARM之间的相互作用,探求XLH可能的发病机制。本课题是将临床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应用型基础研究。其结果能揭示中国人XLH的PHEX基因突变特点和为低磷性佝偻病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有力的证据
低血磷性佝偻病/骨软化是一组以生长发育迟缓、佝偻病/骨软化畸形、低磷血症、肾脏磷重吸收和维生素D代谢障碍为特征的疾病,最常见的类型为X连锁的显性低磷性佝偻病(XLH)。该病的致病基因已确定为PHEX。PHEX突变的检测是对XLH进行基因学诊断的关键,但有关中国人PHEX突变的数据极少。1.本研究建立中国人群低磷佝偻病/骨软化病例资料数据库,累计病例230余例,获得相关血清和DNA标本200余份。2.对其中126例低磷佝偻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资料的总结和统计学分析。对200余例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进行了致病基因突变的检测,检测目的基因包括PHEX、FGF23、DMP1、SLC34A3和ENPP1。3.建立了中国人群PHEX基因的突变数据库,共在67例患者中发现了PHEX基因突变,其中有36个是国内外尚未报导的突变。4.本研究在5例患者中发现了FGF23基因突变;在1例患者中发现了SLC34A3基因突变。5.对我研究组所确诊的61例XLH患者,根据不同的突变分型,对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进行探讨。6.研究成功构建了多种PHEX基因突变型表达质粒,并成功转染了HEK293T细胞进行蛋白定位及功能缺陷等方面的实验探讨。其结果能揭示中国人XLH的PHEX基因突变特点和为低磷性佝偻病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有力的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PHEX基因突变致X-连锁低血磷性佝偻病分子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
PHEX酶在牙本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假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突变检测、新致病基因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全外显子组测序法鉴定两个近亲婚配的低血磷性骨软化家系致病基因突变及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