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是一项世界性的任务,因纸张酸化对古籍造成的损害是致命性的,严重影响古籍的保存寿命。"脱酸"是现代图书保护常用技术之一,研究脱酸方法的较多,但尚未有完全能满足图书馆要求的方法,且对古籍中酸性物质的存在规律研究很少,大部分只停留在对酸性大小的研究。本课题创新性地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进行古籍脱酸与强化。研究不同年代和造纸材料的古籍中酸性物质存在规律,及其与古籍纸张纤维的作用方式。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对古籍文字及全书的作用行为,包括墨迹的扩散及渗透行为、纸张的粘连行为、纸张的变形。研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作用下,脱酸剂和增强剂在纸张及书中的渗透及作用行为,各种因素(包括脱酸剂和增强剂的种类与用量、超临界流体流速、处理压力、温度、夹带剂、时间等)对古籍脱酸及强化的影响,并获得普适性的纸张纤维脱酸和增强规律。本项目的研究将为开发新型实用的古籍保护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获得一种有效延长古籍的寿命方法。
目前纸张的脱酸常见的方法为液相脱酸法和气相脱酸法,针对常见方法的缺陷,提出超临界CO2在古籍纸张脱酸和强化中的行为研究。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古籍纸张中酸性物质分析;(2)脱酸剂的筛选;(3)超临界流体技术应用于纸张脱酸与强化;(4)固色剂对脱酸过程中水溶性染料字迹的固色;(5)纸张加压雾化脱酸装置设计及其应用;(6)超声辅助脱酸剂对纸张脱酸研究。通过几年的实验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结果如下:(1)纸张中酸性物质大部分为无机酸,少量为有机酸;初步判断所测纸张中含有F-、Cl-、SO42-、PO43-和NO3-五种离子,含量大小依次为SO42-、NO3-、PO43-、Cl-、F-;化学衍生法得到10种脂肪酸和三种芳香族酸性物质。(2)天然脱酸剂TS3、TS4对纸张脱酸有一定的效果,TS4脱酸效果好于TS3;硼砂在纸张浸泡脱酸中效果较好,纸张pH在8.0~9.0理想范围,但机械性能提高不够;HMT在纸张浸泡脱酸中效果一般,纸张pH在6.5~7.0范围,机械性能提高也不够。(3)超临界CO2夹带脱酸剂硼砂溶液对纸张具有很好的脱酸及强化作用,操作压力对纸张强化的影响较大,在22MPa左右最佳,碱残留较高,而且没有引起纸张返黄;超临界CO2夹带脱酸剂HMT溶液对纸张具有较好的脱酸及强化作用,操作压力对纸张强化的影响与硼砂相同。中试放大试验超临界处理后的纸张pH在7.0~9.0范围,书中中间纸张pH偏低。(4)试验用固色剂对档案纸张的字迹具有很好的固色效果。(5)纸张加压雾化脱酸法对纸张的脱酸效果较好,尤其是含有有机溶剂的脱酸剂效果更好。(6)超声辅助纸张脱酸法能够缩短纸张脱酸时间,且对纸张纤维没有破坏作用。结论:超临界CO2对古籍纸张脱酸和强化具有很好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该技术的应用对古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煤/生物质流态化富氧燃烧的CO_2富集特性
面向精密位置服务的低轨卫星轨道预报精度分析
烷基膦酸促进负载磷钨酸催化异丁烷/丁烯烷基化反应
碳基及其复合材料SERS性能的研究进展
亲二氧化碳固体颗粒的构建及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沉降行为研究
超临界二氧化碳空冷换热器的传热特性与强化方法研究
离子性物质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可溶化
金属螯合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