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临床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临床常用的AFP其虽能发现部分早期病人,但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课题组前期对血清样本进行多肽富集、分离结合MALDI-TOF MS对人群(HBV慢性感染、肝癌、正常人)进行多肽谱分析、鉴定。发现birc6在肝癌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扩大样本验证其曲线下面积为0.8911,免疫组化证实肝癌和癌旁组织的Birc6表达差异明显,说明birc6很有可能是一个新的血清肝癌诊断标志物。本课题拟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birc6进行扩大临床验证,将其与AFP、B超、CT、MRI和手术病理比较,检验其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并对临床病例进行扩大的盲法验证;对肝癌高危人群检测、随访,验证其对肝癌早期诊断价值。同时研究birc6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肝癌发生的病理机制打下基础。
在多细胞生物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途径产生细胞生长过程和凋亡途径诱导的细胞死亡效应构成一种动态平衡。这种精细平衡的破坏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已有明确报道凋亡逃逸及对细胞死亡的抵抗是肿瘤的标志性行为。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是细胞内的一群结构和功能相似的蛋白,是胞质分裂、凋亡和信号传导的关键调节因子。本研究明确了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成员BIRC6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 1)BIRC6可能是一个新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诊断和预后标志物;2)BIRC6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的能力;3)BIRC6通过泛素化-蛋白酶体途径降低p53表达进而对抗凋亡作用并促进肿瘤发生。因此,BIRC6可以作为肝细胞肝癌的一个新的潜在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并对判断肝癌的预后具有较好的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肝癌多学科协作组在本科生临床见习阶段的教学作用及问题
基于MPE局部保持投影与ELM的螺旋锥齿轮故障诊断
人血IL-18作为新分子标志物预测诊断深静脉血栓的机制研究
血清环状RNA(circRNA)作为食管鳞癌的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肿瘤相关抗原的分子鉴定及其作为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血清小分子多肽富集及肝癌患者血清多肽标志物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