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对流对断层应力积累的作用:以蒙古地区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20406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单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刁法启,王恺,杨嵩,刘成利,李永东
关键词:
地震地幔对流活动断层应力积累蒙古
结项摘要

In conventional studies of mechanism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s and stress evolution on faults, the collision and compression process between tectonic blocks and interaction among faults are usually considered. These studies can explain the occurrences of earthquakes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oubts, such as energy source of 4 earthquakes with M≥8 in Mongolia during 1905~1957, which can't be explained by the process of the India-Eurasia colli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ctive mantle convection exist under the Mongolia Plateau, which, at least partly, controlled the regional tectonics. Therefore, the stress field of mantle convection under the lithosphere may explain the energy and mechanism of the earthquakes in this region. In this study, we will construct a 3D lithosphere model controlled by the stress field of mantle convec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lithospheric rheological structure and pattern of mantle convection in this region,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mantle convection on stress accumulation of active faults. This study is desired to be benefi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mantle dynamics on stress state of the lithosphere and faults system, and the mechanism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

在以往的地震成因和断层应力演化研究中,通常考虑的是块体之间碰撞挤压的过程以及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震发生的原因,但仍然存在一些困惑,例如:蒙古高原及邻区1905-1957年发生的四次8级以上地震的能量来源难以简单归因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挤压的远场效应。研究表明,蒙古-贝加尔地区存在活跃的地幔对流系统,并且在该区域的构造动力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来自于岩石层底部的地幔对流应力场成为地震能量来源可能的机制和解释。本项目申请利用蒙古-贝加尔地区岩石圈流变结构以及地幔对流场的研究成果,构建地幔对流应力场作用下的三维岩石层结构模型,定量分析蒙古高原及邻区地幔对流对断层库仑破裂应力积累的作用与贡献。本项目对深入研究地幔动力学过程对岩石层及断层系统应力状态的影响,全面认识地震孕育产生的机理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利用多种地球物理(地震波、重力、地形、地表热流等)和地球化学观测资料反演了岩石圈的温度和化学组分结构,利用温度和化学组分结构研究岩石圈的强度及流变性质,作为研究岩石圈底部加载和浅层应力场耦合的基础;研究了沿断裂带应力的传输和演化过程,定量的分析了应力积累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基于贝加尔裂谷岩石圈和流变结构模型,构建了沿NW-SE向横穿贝加尔裂谷的二维岩石圈模型,以地幔对流力学和热输入作为边界条件,计算在地幔对流作用下岩石圈的形变过程,分析了在拉张作用与地幔上涌作用下对贝加尔裂谷形成的影响。本项目已经发表国内外SCI论文6篇,资助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2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5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单斌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00406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871103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60322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674106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57209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6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80811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断层自组织研究-以走滑断层为例

批准号:49772145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吴树仁
学科分类:D0211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上地幔氧化状态的演化-以中国东部上地幔为例

批准号:49673185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李建平
学科分类:D0308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深部流体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以惠民凹陷临南洼陷为例

批准号:41372134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高丽华
学科分类:D0207
资助金额:7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贵金属为例研究地幔成矿作用

批准号:49070170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王联魁
学科分类:D0311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