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演化机理与空间效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0114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范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武汉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磊,孙元元,陈婷婷,卜学欢,袁森柱
关键词:
创新系统空间效应经济计量模型空间联系空间分析模型
结项摘要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T) resourcesinput is a crucial foundatio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determining the innovation level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a country. All allocation of S&T resources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its regional natural environment, whose heterogeneity will generate different S&T resources allocation models and levels of efficiency. Base on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environment-restrict green S&T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assessment, this study will reveal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ost on S&T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in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which spatial connection and convergence mechanism of S&T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in 286 prefecture-level cities of China will be discriminated by using econometric model and spatial analysis model both with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ir expected output; the incidence of spatial effect on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S&T resources allocation will be explicated; the spatial overflow effect of S&T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will be measured and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multiple factors on S&T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will be detected; an innovative model for optimizing S&T resources allocation and boostingits efficiency will be concluded, whose applying condi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ill be analyzed as well.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both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policy-making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S&T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promo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building “Innovative China” as well as “Wild China”.

科技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是构成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而任何科技资源配置过程都离不开其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异质性会产生不同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和配置效率。本研究基于环境约束的绿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揭示环境成本对于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计量模型与空间分析模型,辨析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与考虑非期望产出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联系与收敛机制,明确地理空间效应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影响程度;并测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总结中国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创新模式,对各种创新模式的运用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中国”与“美丽中国”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借鉴。

项目摘要

伴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和科技全球化的到来,创新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为创新活动物质基础的科技资源通常被称为“第一资源”。研究表明,科技资源投入的数量与质量是构成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创新水平和创新绩效。而任何科技资源配置过程都离不开其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异质性会产生不同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和配置效率。同时,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又直接影响着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效益。因此,本研究重点揭示环境成本对于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经济计量模型与空间分析模型,辨析不同城市在不考虑与考虑非期望产出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联系与收敛机制,并测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从空间上来看,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性,处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高级与较高级阶段的城市呈现群状分布,与中国正在形成的23个城市群呈现出较好的拟合状态。城市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要比考虑非期望产出情况时较大,但两种情况下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从空间Durbin模型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与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空间自回归系数ρ分别为0.125与0.261,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中国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更多的强调了劳均GDP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忽略了环境因素与市场化因素对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考虑环境约束下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更能准确反映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对演化趋势。本研究将有助于合理分配科技资源,有助于改善科技资源的高消耗与环境的高污染状况,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3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5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范斐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腹地测度及其空间演变研究

批准号:4106101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潘竟虎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边境口岸城市服务业时空演化机理及其空间效应:以中国-东盟边境口岸城市为例

批准号:4146102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吕韬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演化机理研究

批准号:4167116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吴康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城市更新背景下中国大都市旅游空间格局演化及效应测度——以上海市为例

批准号:4177116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朝辉
学科分类:D0110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