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借助电化学和现场STM技术,探讨实现酶直接电化学的方法和机理,分析电极表面微环境与功能的关系,研制了第三代生物传感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的普鲁士兰薄膜包埋葡萄糖氧化酶和D-胺基酸氧化酶构造生物传感器。2.对玻碳电极进行特殊处理,在表面构筑合成模板,再电聚合吡咯膜到电极表面和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成功实现了酶的直接电化学,作为生物传感器具有响应范围宽的优点。3.研究了十二种媒介体在蜡浸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4.用电化学法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于碳单晶电极上,用现场STM成功地观察到该酶在三种典型环境中不同的形貌。5.用直接吸附法实现了核黄素与碳单晶电极的电子直接交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第三代生物传感器的构件及原理研究
凹陷型纳米电极阵列上酶的直接电化学
基于氧化酶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新型介孔纳米材料在直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