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海洋产业的直接产值由1979年的64亿元增至2003年的一万亿元,24年间增长了155倍。但是,由于缺乏对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统一协调规划,造成海陆经济间在生产要素流动、产业结构对接、区域空间布局等方面的不协调。不仅限制了海洋优势的发挥,也对沿海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提高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本课题重点研究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研究海陆经济互动的必然性、理论基础,分析海洋产业群的趋势及发展动力;第二,在深入分析海陆经济间生产要素流动趋向、产业关联强度和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具体研究海洋运输、海洋水产、海水利用、国际深海区域资源开发等海洋产业链延伸及产业结构效应;第三,具体研究港口与城市互动关系、渔港经济区、海水综合利用区、陆岸基地等四种海陆经济互动区域类型的空间结构效应。从而为我国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区域互动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机制及影响效应研究
沿海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机理和典型区域调控研究
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及其产业结构的生态重组研究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