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全球化为背景,从行为和情绪双视角考察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影响因素。首先整体探索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的综合影响因素,然后分别从行为视角和情绪视角探索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行为动态特征及其内在机制,探讨亲人情感和压力传递机制对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行为和求职成功的影响,最后开发旨在提高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技能的"行为-情绪双控指导技术"并使用实验方法加以验证。本研究使用先进的ESM手机事件抽样方法,对求职过程中的情绪和行为的动态性进行定量研究,考察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情绪与其父母或恋人间相互传递影响的动态机制。由于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为没有任何经验的前职业求职,国内和国际上都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紧密结合国内现实情况,借鉴国外成熟先进的方法技术,应用先进的理论和理念,力争在方法创新、内容创新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为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求职难题尽力。
全球化每天都在加剧,即便不出国门也能够体会到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作为国之骄子的大学生群体,对毕业求职抱有热望,然而严峻的现实让他们饱受打击。全社会范围内,大学生求职难成为一种集体焦虑。本项目研究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我们首先使用访谈、案例、文献等传统方法对来自三类大学的三类典型毕业生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内涵和关键。我们发现,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成功是一种主观感受,不仅与毕业时是否有工作有关,而且与对该工作的满意度以及随后的离职倾向有关。因此探讨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问题必然要包括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往届大学毕业生,而且要考察他们早期职业的成功感,当然,整个研究的重点依然是在校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影响因素以及内在机制;我们还发现大学生求职成功的难点因素因所在城市类型(一线、二线、三线等)和所在学校等级(985、211等)存在差异。其次,我们使用即时通讯手段,借助微信和互联网技术实施对700余名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两个明显的影响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内在机制:第一、求职策略中介亲子沟通、自控能力对工作满意度的正向关系;第二、学校指导、工作态度通过大学毕业生的情绪应对策略正向作用于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再次,我们在企业情景中对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往届大学生群体展开研究,先是着眼于工作不安全感,发现印象管理策略有利于降低随后的工作不安全感,而工作不安全感中的情感性工作不安全感对心理健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继而关注大学生员工的离职倾向,发现组织自尊与离职倾向有负相关系且受到知觉到的就业机会的调节。第四、应用在学校情景以及企业情景的调查研究成果,并结合来自美国、新加坡两国有效帮扶青年人求职成功的经验,我们开发了“行为-情绪双控指导技术”,用于指导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的实践活动。该技术模式在三家大学初步试验,效果良好。最后,我们针对全国260多所大学新近提交的就业质量报告进行间接数据分析,发现若干指标在学校所处地区和学校自身等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促进大学毕业生求职成功,本研究还为大学毕业生、大学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分别提出了相应建议。总起来看,本研究课题完成顺利,达到预期目的,令人满意。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高校毕业生求职效率研究
基于家庭背景因素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与公共教育政策研究
大学毕业生起薪决定性因素的实证分析
关系营销视角下的我国大学校友捐赠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