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铜合金体系的界面形成和润湿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40220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杨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乔力,李黎忱,邓世岐,张田元
关键词:
润湿机制界面结构铜合金
结项摘要

The wettability of carbon/copper alloys system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preparation of carbon-copper composite material. It ha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on the joining of carbon materials with copper alloy. The present project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wetting mechanism and interface structure between Cu-Ti alloy and carbon substrate. Preliminary research shows that molten Cu-Ti alloys wet the carbon substrate, and a new Cu-rich layer at the TiC/C interface has been found, which can not be expl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Reaction Product Control” mechanism. Based on the microscopic results, we proposed a different scheme that wetting is caused by solubility of carbon in molten copper alloy, not by reaction. The goal of this program is to develop a “Dissolved - reaction Control” wetting mechanism which is suggested that the wetting is driven by the diffusion of carbon in alloy.The interface wetting mainly originate from a dynamic effect due to the diffusion of the carbon atoms in molten copper alloy. We attempt to explain the interface generation proces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stablish a correlation between wettability and the interface structure. The present project focuses on clarifying the wetting mechanism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This research has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mposite material design and provides guidance to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炭、铜合金的润湿性是决定炭铜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成败和性能优劣的关键,而且对炭材料与传统铜合金的连接也有重要影响。本项目以炭-铜合金体系为研究对象,讨论铜合金在炭基体上的润湿机制和界面形成过程。先期研究表明铜钛合金可润湿炭基体,并首次在碳化物反应层和炭基体之间发现了“富铜层”,这一现象难以用经典的界面反应产物驱动润湿机制来解释。本项目提出“溶解-反应驱动润湿”这一新机制,认为碳原子在铜合金中的溶解扩散是界面润湿的主要驱动力,拟从能量消耗角度解释这一机制,通过耗能最少原则来判定界面生成途径。通过实验研究建立起润湿性与界面组织结构的相关性;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基体材料的扩散进而预测不同炭-铜合金体系的界面结构和润湿性,并进行实验验证;揭示合金中活性元素改善润湿性的作用机制和规律,为炭铜复合材料或炭-铜连接工艺条件制定提供指导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项目摘要

本项目研究了Cu-Cr、Cu-Ti、Cu-V、Cu-Zr合金和石墨体系的高温润湿机制。利用EDS和XRD检测Cu-Cr、Cu-Ti、Cu-V、Cu-Zr在石墨板上润湿过程中形成界面的成分。研究发现Cu-Cr、Cu-V合金在石墨板上润湿过程中,C/Cu的界面层结构均为C/碳化物/Cu,而且长时间保温后润湿角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润湿过程是先在C/Cu界面上原位生成了Cr7C3 和V4C2.67,然后熔融的Cu液在碳化物上铺展润湿,因此长时间保温对润湿角没有显著影响。由此确定添加Cr和V的Cu合金与C的润湿机制是界面反应产物润湿机制。.Cu-Ti和Cu-Zr在石墨板上润湿过程中,C/Cu的界面层在生成碳化物的同时生成了“富铜层”,界面层结构均为C/“富铜层”/碳化物/Cu,而且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润湿角均显著降低。而且有文献表明Cu与TiC润湿角为90°以上,说明Cu-Ti和Cu-Zr与石墨体系的润湿机制无法用传统的“界面反应产物决定润湿理论”解释。根据热力学计算和文献分析,发现Cu-Ti与石墨体系界面反应中首先生成了有Cu和Ti组成的金属化合物,C首先溶解于Cu-Ti共熔合金中,扩散了一段距离后以TiC形式从合金液体中析出,而非原位转化成TiC,周边富余的熔融态Cu冷却后形成了“富铜层”,因而形成了C/“富铜层”/TiC/Cu的界面结构。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润湿机制理论—“溶解—反应驱动润湿”,即润湿性与固态界面的溶解有关而与反应产物的性质无关。Cu-Zr与石墨体系的润湿也可以用“溶解—反应驱动润湿”机制进行解释。在润湿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无压浸渗方法将熔融的Cu-Zr合金渗入到多孔的碳纤维织物内,制备得到了碳纤维整体织物增强铜基复合材料。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杨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471178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U123313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43.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30570733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0047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400217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70213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804166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19.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200075
批准年份:2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50440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50128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66020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860209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0971221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73224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870545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704004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604072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321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700443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001298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6041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901478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5.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2140703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776819
批准年份:20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3126017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粘弹性体润湿接触界面摩擦形成机制与调控

批准号:5187515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小君
学科分类:E0505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生物炭调节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形成的机制

批准号:3110110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范淑秀
学科分类:C1309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InGaAs失配体系材料的界面特性及缺陷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6147405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郭作兴
学科分类:F0401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高分子薄膜体系的相分离和去润湿耦合行为

批准号:5097311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石彤非
学科分类:E0302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