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因伴有细胞遗传学异常,治疗复发率高,临床疗效差。在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CBDSCs)系列研究工作中证实:hUCBDSCs不仅对T-ALL残留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凋亡和逆转耐药的作用,而且初步发现hUCBDSCs可下调Ph+ALL细胞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水平。本项目采用患者原代/格列卫耐药Ph+ALL 细胞和Ph+ALL细胞株BaF3/格列卫耐药株BaF3,分别与正常人、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和hUCBDSCs共培养,对比观察各时相点hUCBDSCs对Ph+ALL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检测BCR/ABL融合基因启动和表达、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水平及其下游激酶途径关键分子,探讨hUCBDSCs对Ph+ALL细胞增殖阻抑、逆转格列卫耐药的机制,从另一角度为Ph+ALL的治疗探索新方法。
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挑战性,基质细胞在调节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具有抑制耐药的Ph+ALL增殖并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抑制细胞增殖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周期周期在G0/G1期,并减低细胞周期性蛋白A、C、D1和E;诱导凋亡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 和BCL-XL,上调凋亡基因BCL-XS、 BAX和凋亡酶3、7、9;下调BCR/ABL,Wn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GSK-3β、β-catenin、E-cadherin和PI3K及转录因子C-myc、EphB2、FGF20 和MMP7;同时其下调耐药基因LRP、MRP和 MRD1表达,上调抗癌基因MAPK和IRF-1表达,并且但与化疗药物联合时,增加了诱导凋亡的能力。而人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具有促进耐药的Ph+ ALL增殖并抗凋亡的作用,其促进细胞增殖机制主要是通过促进细胞周期周期在S+G/M期,并增加细胞周期性蛋白A、C、D1和E;抗凋亡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 和BCL-XL,下调凋亡基因BCL-XS、 BAX和凋亡酶3、7、9;上调BCR/ABL,Wn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GSK-3β、β-catenin、E-cadherin和 PI3K及转录因子C-myc、EphB2、FGF20 和MMP7;同时其上调耐药基因LRP、MRP和 MRD1表达,下调抗癌基因MAPK和IRF-1表达,并且与化疗药物联合时,并不增加其诱导凋亡的能力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Nucleolin targeting AS1411 aptamer modified pH-sensitive micelles for enhanced delivery and antitumor efficacy of paclitaxel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单倍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GVHD和GVL作用及机制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经SDF-1/CD31通路阻抑ITP小鼠B淋巴细胞活性的研究
人脐血源基质细胞新型造血微环境对残留白血病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索
高表达SDF-1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经PECAM-1介导调控巨核细胞增殖迁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