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研究无机中孔氧化物材料合成过程中的自组织行为,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通过界面、胶体动电性质的测定,证明在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表面具有诱导无机离子聚集交联的能力。在模板剂的作用下,通过直接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硅、铝、锆、钛氧化物材料及二元复合材料,制备出孔径5~25nm可调的中孔无机氧化物材料,并对其晶体结构、比表面、孔结构和孔分布进行了表征。研究发一,模板剂(如有机胺)除了具有孔结构调变能力外,还能有效改善金属离子在载体中的型态和分散程度,并对材料的催化性质产生明显的影响,通过热脱附和表面拉曼光谱研究了在中孔材料上O和O2的吸附态及其相互作用,对材料结构与催化进行了关联。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热塑性复合材料机器人铺放系统设计及工艺优化研究
功能无机孔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新型中孔功能材料的合成
有机-无机中孔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新型极性结构无机晶态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倍频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