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天然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7293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普建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普建新,杜雪,赵伟,邹娟,汪伟光,詹睿,阴倩倩,刘传绪
关键词:
香茶菜属免疫抑制活性作用机制对映贝壳杉烷二萜
结项摘要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的一类较难治愈的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5~7%,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表明,天然来源的免疫抑制剂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且多具有高效、低毒的特性。因此,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将有望成为研发免疫抑制创新药物的一个重要途径。. 唇形科香茶菜属(Isodon)植物是以我国横断山区为现代分布中心,在我国民间广泛使用的草药。该属植物富含结构多样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ent-kauranoids)。本项目前期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特别是在多发性硬化症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活性及理想的治疗效果。本课题拟对6种横断山区产的该属植物中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及免疫抑制活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行深入的作用机制探讨,为合理地开发利用该属植物资源、研发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奠定坚实的化学及药效学基础。

项目摘要

本项目前期研究发现,香茶菜属植物中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特别是在多发性硬化症中表现出了较强的活性及理想的治疗效果。本项目拟对6 种横断山区产的该属植物中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及免疫抑制活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活性较强的化合物进行深入的作用机制探讨。目前,已从6中该属植物中发现了504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275个,包括10种新骨架类型。通过免疫抑制和抗肿瘤活性筛选发现了部分化合物具有较强活性,并开展了相关作用机制研究。发表SCI论文共计30篇,其中学科前15%论文16篇,IF>5的论文8篇;申请专利4项,3项获授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对映-贝壳杉烷二萜靶向抑制细胞角蛋白纤维组装及其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166010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丁兰
学科分类:C02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的全合成、结构多样性制备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批准号:8190350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徐泽军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香茶菜属植物对映-贝壳杉烷类二萜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3096046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丁兰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对映-贝壳杉烷二萜介导拟南芥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分子调控机制

批准号:3146006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丁兰
学科分类:C0204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