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实施后动态评价体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0819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黄翼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小雷,王朔,李婧,谭乐乐,徐琛,李倩
关键词:
评价体系使用后评价历史文化村镇动态保护规划
结项摘要

Following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renewal of historic towns and villages,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onservation plans for these towns and villages are getting questioned. This makes it extremely urgent to develop the Code for Historic Town/ Village Conservation Plan. To do so, post-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of the conservation plans is required to offer data support. The research attempts to conduct post-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on the current conservation plans, propose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guidelines. By discovering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the existing conservation plans, it also intends to introduce a dynamic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historic town/village conservation and formulate for the conservation planning guidelines based on the post-implementation feedback data. In the research, the historic towns/villages are classified by conservation level, cultural zone and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undergo sequencing by strength and weakness, analysis by individual type and eventuall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the conservation measures associated to the variation of value characteristics, it is possible to summar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and actual effect of the same or similar conservation measures being implemented in different towns and villages.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the research reflects on the flawed and irrational points of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then proposes dynamic conservation principl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historic towns/villages and different implementation phases of conservation measures, and eventually, concludes corresponding rules for the dynamic conservation.

随着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实施效果受到质疑,《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规范》的编制迫在眉睫,需要实施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拟对已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进行使用后评价,提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评价体系,总结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指引。以期发掘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优势和误区,从使用后评价的角度提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动态评价体系,根据使用后评价反馈数据编制保护规划条例。根据相同保护等级、相同文化区位、相同地形特征对历史文化村镇分类,并进行优劣排序、类型分析和综合评价。将保护措施的实施过程和价值特征的变化相关联,总结相同或相似的保护措施在不同村镇实施后的满意度评价和实际保护效果的关系。根据保护实施情况反思保护评价标准是否有疏漏和不合理之处,根据不同历史文化村镇类型和不同保护措施实施阶段实施提出动态保护原则。最后,总结相应动态保护规范条例。

项目摘要

2018年1月2日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中提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等重要内容,强调保护和传承乡村历史文化,创新性地加以转化和发展,并赋予其时代内涵。村镇建筑和环境是乡村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利用和发展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因子、评价体系的研究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在使用后评价发展趋势研究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类型研究的基础上,从基础数据、形态特点、景观特色、保护方法4个方面对形态各异的历史文化村镇进行单因素细化分类,提出了采用物质、价值、知识3个层次的“真实性”进行属性、符号和精神文化遗产信息保护的概念。采用论文文本大数据分析得出的词频数据,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专家评价的不同级别评价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得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评价体系,对现行国家评价体系进行了修正。并以此为理论框架,对广东、广西、江西、福建4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状况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发掘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现状中的优势和问题及其成因。.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以专业论文文本大数据为数据源的评价因子取值新方法,使得评价因子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得到提高。对专家论文进行客观数据分析的方法,降低了以往评价因子取值的个人主观性。为主观评价提供客观数据参考,可以提高评价因子取值方法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符合时代发展需要具有的高效性特点。所以,这种方法是对传统评价因子取值方法的重要补充。该方法得出的数据较客观,能够验证以往评价因子取值的正确性。同时,专家论文数据库是在不断更新的,能够发现一些随着时间发展热度逐渐提升的评价因子,保护评价因子数据源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具有动态性。. 本项目开发的软件“建成环境大数据分析系统”为专家论文等文本数据的专业挖掘应用提供了范例,其方法可以延展到其他专业的文本大数据分析开发应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适用于带中段并联电抗器的电缆线路的参数识别纵联保护新原理

DOI:10.19783/j.cnki.pspc.200521
发表时间:2021

黄翼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动态监测体系研究

批准号:50708048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赵勇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综合多准则决策法(IMCDM)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批准号:5150849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董文丽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预警分析的江苏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研究

批准号:51408310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黄滢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可实施存量评估与规划控制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批准号:5177840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许熙巍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