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在前期体外实验发现低强度电磁辐射可抑制兔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基础上,选用2个代表性的电磁波频段,60 Hz(工频)和900MHz(手机载波频率),辐照妊娠8-18天的小鼠,研究长期电磁暴露对胚胎鼠眼晶状体发育的影响。辐照后取出胎鼠眼,裂隙灯显微镜及光镜、电镜结合免疫组化观察胎鼠晶状体形态学改变;提取胎鼠眼晶状体总蛋白,蛋白质组技术筛选出电磁场特异反应性蛋白质,western-blot、免疫组化和RT-PCR分别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进行反馈性验证,选出有意义的蛋白质,研究其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对两个频段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电磁辐射对晶状体发育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本课题为多学科交叉研究,对进一步明确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发生机制,指导加强对电磁辐射的劳动和生活防护,促进生殖健康,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指导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神经活动对小鼠眼优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光刺激对小鼠眼发育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人眼晶状体调节和病变机制研究
电磁辐射对HPRT基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