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属于乙型肝炎高流行区,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约占总人口的10%。抗HBV药物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手段。目前临床上抗HBV药物的种类和数量有限,并且结构上多属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长期应用易引起病毒株耐药性的出现。研究和开发新型结构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在研究5-羟基-1H-吲哚-3-羧酸酯类化合物时,发现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HBV活性,有数个化合物的活性优于拉米夫定。5-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N-取代-5-羟基-1H-吲哚-3-羧酸酯类新化合物抗流感病毒构效关系研究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吲哚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马蹄金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乙肝病毒活性研究
3-硫(硒)代吲哚的高效合成和抗炎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