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烯胺酮氨基交换过程的选择性多组分反应设计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205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万结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云云,周日辉,王春平,丁国栋,姚瑞雅
关键词:
烯胺酮选择性多组分反应氨交换
结项摘要

多组分反应是近年来广受关注且飞速发展的新合成技术,是实现多样导向性合成的重要手段,在药物研发候选分子库的合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课题拟以高反应活性的烯胺酮的氨基交换为关键转化步骤,通过其它组分的引入,设计一系列新型多组分反应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的杂环及非杂环化合物;同时,根据烯胺酮中间体不同位点上相对反应活性大小可调的性质,通过改变底物上关键官能团的化学环境,实现不同类型产物的区域选择性合成。本研究所设计的多组分反应融合了从环到环以及分子内氧化还原转化等新的合成思想,不仅可建立多种杂环及非杂环化合物的合成途径的,还将进一步丰富多组分反应合成方法学研究的内涵。

项目摘要

本项目依据申报内容对基于烯胺酮类化合物氨基交换(交叉胺化)过程的选择性的多组有机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项目主要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对含N,N-二甲基氨基的烯胺酮和伯胺之间的氨基交换的通用性催化条件以及相关机理进行了探索;第二,以酸性条件促进的通用性氨基交换条件为基础,通过设计建立了一系列新型多组分反应,建立了若干不同总类的杂环化合物,包括1,4-二氢吡啶、吡啶等的新多组分合成反应方法学;第三,在对烯胺酮类化合物氨基交换转化过程引发的串联多组分反应这一基础上,设想并探索了通过仲胺催化原位生成烯胺酯中间体引发多组分反应的新合成模式。建立了基于有机胺催化生成缺电子烯胺中间体的多组分反应合成不同类型的1,4--二氢吡啶、1,2-二氢吡啶、3,4-二氢嘧啶(硫)酮、并环四氢吡啶等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学,为后续我们建立新的基于炔电子烯胺中间体的有机合成反应奠定了良好基础;第四,通过本项目资助,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对其它相关实验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其它相关的有机合成方法学,如如水相中烯胺酮三聚反应合成均三取代苯衍生物的方法等。基于相关的研究成果,受邀撰写并发表了缺电子烯胺和多组分反应相关主题的综述论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4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DOI:10.7524/AJE.1673-5897.20150518001
发表时间:2015
5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万结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铁、铜催化的烯胺酮及其类似物的选择性反应与应用

批准号:2127207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李艳忠
学科分类:B010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烯胺酮碳-碳双键剪切活化的串联反应研究

批准号:2156202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万结平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廉价金属(Co, Ce)催化烯胺酮选择性合成多取代三嗪和吡咯

批准号:2190112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黄菲
学科分类:B01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杂环烯酮缩胺的两可亲核反应

批准号:29170087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黄志镗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2.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