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慢性炎症疾病,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均有功能改变。近年的研究显示,血小板不仅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的血栓形成,而且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通过释放炎症介质,募集白细胞,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血小板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可以抑制collagen或AD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并能增加NO/cGMP下游分子VASP磷酸化。本研究以抑制血小板炎症介质释放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进展为目标,使用银杏内酯B拮抗PAF受体,在动物模型上观察其对Apo 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血小板释放炎症介质PF4、RANTES、CD40L的影响。在细胞模型上探讨PAF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对PI3K活化以及Akt、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以明确银杏内酯B抑制血小板炎症介质释放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血管性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增龄等有直接的关系,但其发病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近年研究显示血小板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症的启动过程。血小板细胞内有大量的颗粒和浓染小体,这些结构内含有丰富的炎症蛋白。当血小板活化是这些炎症蛋白便可以被释放入血,参与炎症反应。本课题重点探讨了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小板功能,延缓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学作用以及分子机制。我们的细胞水平实验结果显示,银杏内酯B有力地抑制了thrombin、collagen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进而抑制了血小板释放的PF4、RNATES、CD40L。银杏内酯B抑制血小板释放分子机制研究表明,Akt是银杏内酯B的一个重要药理学靶点,银杏内酯B能够有效地抑制thrombin、collagen 诱导的Akt磷酸化,抑制血小板活化。.此外,我们实施了动物实验,建立了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高脂饲料喂养八周后,麻醉状态下分离小鼠的主动脉,利用扫描电镜以及Oil Red O染色分析各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用ELISA检测血浆炎症蛋白PF4、RNATES、CD40L含量。结果显示银杏内酯B灌胃组小鼠的PF4、RNATES、CD40L明显低于阳性模型组。免疫组化的分析表明银杏内酯B灌胃组小鼠的主动脉斑块面积较小、PF4、RNATES、CD40L、P-selectin表达均明显降低,巨噬细胞以及炎症蛋白VCAM-1表达也明显降低。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内酯B能够减轻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其药理学作用是与抑制血小板释放炎症蛋白释放相联系的。部分研究结果已经于2012年在PLoS ONE杂志上发表。(PLoS One. 2012;7(5):e36237)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Bousangine A, a novel C-17-nor aspidosperma-type mono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 from Bousigonia angustifolia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银杏内酯B保护血小板线粒体损伤的机制及PPAR-γ/PHB信号通路调控研究
抑制血小板功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肾病水肿发病机制之Ⅲ--PAF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
中草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活性成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