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项目的高风险性和实施的低成功率问题一直困扰着ERP的推广应用。实践中通过引入软件供应商、咨询商等合作方,希望借助专业化的分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而现实中由于对合作方选择不当或风险责任划分不清或没有很好的风险分担机制保证,不仅达不到目的,还带来了新的合作风险问题。研究从风险控制视角入手,拟从两个层面构筑风险控制的研究体系。首先,应用灰色多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贝叶斯网络等方法构造ERP项目主要合作方的风险评价选择模型,通过选择合适的合作方,筑起风险控制的第一道防火墙;进一步,围绕企业ERP项目实施过程,采用FMEA模型及模糊影响图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理清主要风险,通过风险最优分担博弈分析,结合德尔菲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担模型,并从激励、处罚和约束三个方面设计出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调动各合作方风险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第二层面上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ERP作为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实施中的低成功率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企业。引入软件供应商、咨询商等合作方可降低实施风险的同时,又带来了合作方的选择风险及各合作方风险分担问题。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在吸收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实施ERP项目时与外部合作方之间的6种典型合作模式,并对这些模式的合作特征进行了分析,深化了ERP项目实施的相关理论;进一步从实施企业特征、项目特征、市场特征和环境特征四个层面详细分析了 ERP 项目实施合作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采用模糊熵权理想点法,建立了ERP项目实施合作模式选择模型;在对企业ERP实施案例特别是失败案例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风险控制角度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QFD等方法,构造了ERP项目主要合作方的评价选择模型;围绕企业ERP项目实施过程,将实施风险按ERP实施生命周期分四个阶段进行了辨识,列表给出了不同阶段的风险项,并借助影响图理论建立了风险项关系模型;从风险控制成本最低的目标出发,通过风险最优分担博弈分析,确定了ERP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分担原则;以辨识出的项目实施风险项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和模糊层次分析法,构造了ERP项目实施风险分担模型;针对ERP项目实施中各合作方风险偏好及各方利益不尽一致的问题,在制度层面上通过激励、处罚和约束三种方式,提出了与企业ERP项目实施要求相适应的风险分担机制。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ERP实施风险控制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控制企业ERP实施风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可供ERP实施咨询公司采纳,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风险分担的BOT项目特许定价模型研究
基于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PPP项目模式选择及风险分担机制研究
项目控制权与风险分担动态耦合对工程合同状态补偿影响研究
IPD项目交付模式下风险分担机制与理论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