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疾病,现今全国大约有高血压病患者2亿,并且仍呈现继续上升趋势,我国还有大量血压正常高值者,大约是高血压患者的1.2倍。研究表明血压正常高值者较理想血压者转变为高血压的风险明显升高,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及新发心脑血管病事件更多。但是对于血压正常高值这一特殊人群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目前对于新疆地区不同民族血压正常高值现患率少有报道、中医证型分布未有研究,本研究对新疆维、哈、汉民族血压正常高值现患率、不同中医证型构成比及相关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血压正常高值及其不同中医证型与不同危险因素相关性进行研究,探讨引起血压正常高值及不同中医证型危险因素的权重差异,并对部分血压正常高值者进行早期干预,观察新发临床事件,为有效预防与延缓血压正常高值者转变为高血压及减少新发心脑血管事件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于2012年6月-2015年6月挑选新疆有代表性四个区域(阿勒泰福海县、伊犁新源县、库尔勒焉耆、乌鲁木齐南山牧区),各区随机抽取2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35≤年龄<65岁之间人群400~450人进行现场调查,共计3482人,进行血压的横断面调查。对符合诊断标准的维、哈、汉不同民族血压正常高值者共1046例 [其中哈萨克族206例(男91女115),汉族518例(男241女277),维吾尔族322例(男148女174)]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的搜集,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测量体重、腰围,计算体重指数,检测血糖、血脂,了解不同中医证型人群的分布情况及身体质量指数、糖脂代谢的状况。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不同民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对180名血压正常高值者进行了安内真药物干预。结论:新疆部分地区调查中显示,血压正常高值人群比例偏高,总患病率41.82%,其中汉族患病率 41.35%,维吾尔族患病率 45.33%,哈萨克族患病率 38.57%;维哈汉三民族血压正常高值者出现糖脂代谢紊乱、体重指数(BMI)、腰围增加(超重肥胖),BMI由大到小为:哈族>维吾尔族>汉族。血压正常高值影响因素在各民族间存在一定差异。中医证型以痰湿壅盛型411例(39.29%)>阴虚阳亢型304例(29.06%)>阴阳两虚型例197例(18.83%)>肝火亢盛型134例(12.81%),痰湿壅盛型为最多。不同中医证型的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和脂代谢发生了异常变化,对血压正常高值不同中医证型与各影响因素相关性做了进一步分析统计,血压正常高值影响因素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差异, 肝火亢盛证的影响因素为吸烟,痰湿壅盛证的影响因素为食盐、吸烟、BMI(体重指数)、LDL(低密度脂蛋白)、TRIG(甘油三酯),阴虚阳亢证的影响因素为性别,阴阳两虚证的影响因素为家族史。结合不同民族地域生活特点,加强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的管理与干预,早期对于超重、肥胖、糖脂代谢异常进行治疗,提前做好高血压病一级预防,对有效预防和延缓高血压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疆汉、维、哈族帕金森病的营养环境因素、GBA基因多态性与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研究
新疆维、哈、汉族高血压流行病和中医证候调查及与BMI关系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和HLM模型构建与分析
新疆维、哈、汉高血压人群维生素D水平的调查与VDR相关基因及表达的研究
正常高值血压中医证侯宏观量化诊断标准的建立及其代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