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旨在研究碳交易中的拍卖理论与应用问题:提出新的拍卖模型,建立新的拍卖理论;进一步完善我国碳排放许可证拍卖-交易市场。该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碳交易市场的特点,提出基于碳交易的新的拍卖模型,并对新模型下的最优投标策略和最优拍卖机制设计等问题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碳排放许可证拍卖中获胜者确定问题的复杂性,结合多属性决策理论和方法,提出新的获胜者确定方案;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碳排放现状和减排目标开展研究,集成本项目中提出的新模型和建立的新理论设计切合我国实际的碳排放许可证拍卖-交易规则。希望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解决碳排放许可证拍卖中的几个主要关键科学问题,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对我国碳减排进行相关的政策分析,其研究成果将不仅能够为企业竞买碳排放许可证提供决策分析工具,而且为政府以最小化经济增长冲击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科学指导。
本课题以二氧化碳排放许可证拍卖的理论研究为主线,研究了碳排放许可证配置方式的选择、减排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的描述、企业减排投资策略的演绎以及为实现特定目标的机制设计问题。结合我国“十二五”和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本课题运用对策理论、决策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等分析工具,主要研究了:(1)我国碳交易市场独特的市场特征、市场发展潜力和碳排放许可证配置方式的选择问题;(2)我国的碳减排路径和减排投资不确定性的度量及其控制;(3)考虑环境收益的碳排放许可证最优拍卖机制设计问题;(4)参与减排企业在碳排放许可证拍卖中的均衡投标策略选择问题;(5)拍卖方式和拍卖参数对碳排放许可证配置结果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国际上碳关税和贸易商品隐含碳的额外关税等一些“绿色贸易壁垒”政策的出现,国内的高碳排放强度、行业碳排放强度的较大差异和2020年碳减排目标的硬性约束,使得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具有一些独特的市场特征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客观的现实国情决定了“以拍卖方式为主,免费发放为辅,转移支付为财富调节杠杆”的综合配置方式较适合我国的碳排放许可证的配置;(2)对政府而言,把环境收益纳入企业的考核绩效,以价格为调节手段,可以实现碳排放许可证的帕累托最优或次优的拍卖配置结果,有效降低碳减排对经济增长的冲击;(3)对减排企业而言,为有效降低减排成本,可以有两个减排投资路径:一个是内部路径,即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比较优势,从投入要素、生产设备、到产出成品三环节调整企业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过程;一个是外部路径,即从拍卖市场上竞买或从二级交易市场上购买排放许可证;(4)企业在不同的减排路径上通过合理分配减排投资额度,在降低减排成本的同时,使得减排效果的不确定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5)此外,一级价格密封式拍卖和设置保留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减排企业在竞标过程中合谋现象的发生,保证排放许可证配置结果的有效性。.本课题已累计发表论文16篇(标注基金资助13篇),其中在SSCI检索国际期刊发表2篇,EI检索国际期刊发表2篇,1篇英文论文被BIFE2011国际会议会务专家组评为“Best Paper Award”,在《中国工业经济》发表1篇,在《管理评论》发表2篇,在《系统科学与数学》发表1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写专著1部,获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超额完成计划书预定的研究任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碳排放权拍卖理论与应用
双向拍卖的市场机理与交易策略研究
基于在线双向拍卖的运输服务市场交易策略研究
中国因特网拍卖商业模式与交易机制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