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是我国政府为了降低教育成本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教育成本的降低能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从而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教育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教育与其它家庭消费品之间的相对价格的变化也会使家庭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两免一补"政策还会带来学校收入的变化,进而使得学校质量发生变化。学校质量变化和家庭消费模式变化的综合作用又会影响在学儿童的学业成绩。本课题将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并将使用中国农村地区的微观数据来估计"两免一补"政策对儿童入学率,家庭消费模式,学校质量以及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本项研究的成果将填补国内外关于我国"两免一补"政策的研究的薄弱点,同时也可以为将来可能的政策变化或者制定进一步的政策提供参考。
教育问题不论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国家角度来讲都非常重要。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在制定政策时都把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同时把教育作为减少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仅对在校学生,也对学生所在家庭产生了重要影响。本项目首先研究了我国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两免一补”改革对儿童入学,家庭消费以及学生成绩的影响;其次,本项目研究了重点高中(包括高中的重点班),重点大学对学生成绩以及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表现的影响;最后,本项目研究了奖助学金政策对大学校园贫困的影响。 . 本项目使用的数据主要是自行调查收集的家庭,学生,以及学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本项目得到以下几个研究结论。第一、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对小学阶段儿童入学没有影响,但是对初中阶段儿童入学影响显著为正。同时,降低了家庭学杂费以及课本费的支出。本项目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节省出来的学杂费以及课本费支出依然被花在了在校儿童的教育上。具体来说,家庭增加了对这些儿童的自愿教育支出,即参考书、辅助教材等方面支出。从这个角度来看,“两免一补”政策不仅达到了其预期目标,而且还带来了额外的效应。第二、本项目发现,家庭增加的对儿童的自愿教育支出对孩子的语文和数学成绩没有影响。原因之一可能在于增加的支出金额有限;另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许和父母在他们身上花费的时间而不是金钱更相关。第三、通过比较中考成绩相差无几但是进入不同类型高中的学生,本项目发现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经过三年学习,能够在高考中取得更高的成绩,同时提高了被大学录取的概率。使用类似的方法,本项目发现同样在重点高中,进入重点班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成绩就能得到显著的提高。第四、本项目发现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工资比非重点大学毕业生显著地高;而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之间的质量差异是造成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第五、本项目发现,在现行的奖助学金制度下,贫困学生、农村或西部地区的学生更可能得到助学金,但是助学金的标的错误率高达64%,而且减贫效果不理想。.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再加上已经建设的数据库将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理财建议可以当做金融素养的替代吗?
创业者的工作家庭冲突① ———基于角色转型的视角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研究
教育政策实施效应研究:基于义务教育政策实施的调查和分析
中国农村后义务教育省际不均衡的形成机制与协调策略研究
免耕一膜多用对土壤有机碳及农田碳平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