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心肌不恰当的再灌注会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缺血预处理是保护缺血心肌、防止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预处理过程中释放的内源性物质,使缺血心肌能适应和耐受随后的缺血,但由于预处理在缺血前,其在临床应用价值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缺血后处理是面对已缺血的心肌,初步证明,经过短暂反复再灌注/缺血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由于缺血后处理与临床上治疗心肌缺血程序相符,因此,可能更有临床应用的价值。通过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观察缺血后处理最佳方案对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测定腺苷、NO、ANP和BNP等的变化,应用腺苷激动剂、拮抗剂和钠尿肽受体拮抗剂等证明缺血后处理中释放内源性物质的作用,为探索缺血后处理的最佳方案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ERK途径内质网应激与右美托咪定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复杂环境下62m高烟囱的拆除爆破及安全控制
H2预处理增强CuOx/CeO2协同等离子体催化氧化CO的作用机制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联合应用远隔缺血后处理和七氟醚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调控HIF信号通路恢复老龄心肌缺血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PUMA作为缺血后处理保护心肌的分子靶点研究
衰老心肌自噬水平降低致缺血后处理保护作用减弱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