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元素作为湖泊重要的营养限制因子,对湖泊富营养化和生态结构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氮元素在湖泊中的来源、转化和归趋有重要的环境和生态意义。固氮和脱氮是湖泊利用和去除氮元素的重要方式,是湖泊氮动力转化的重要过程。本研究依据水-沉积物-水生植物的环境特征差异将太湖划分为不同生态类型湖区,利用稳定同位素(N-15)示踪实验,连续流动培养和膜接口质谱仪准确测定溶解态氮气及其同位素丰度的变化进行氮的来源和转化机制研究。并利用不同的氮源(氨氮和硝酸盐)区分反硝化过程和Anammox过程,利用添加碳源和改变水土界面溶解氧水平对反硝化脱氮机制差异进行研究。全湖固氮和脱氮总量的计算依据不同生态类型分区和固氮脱氮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加权进行。旨在建立以太湖为代表的大型浅水湖泊水土界面固氮脱氮过程差异及机制的研究方法,揭示湖泊氮循环中重要的自然固氮和脱氮过程规律,为氮元素在湖泊中源汇转化和归趋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府河-白洋淀硝酸盐来源判定及迁移转化规律
水位和施氮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非共生固氮的影响
湖泊疏浚对水土界面氮迁移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
多生态类型湖泊沉积物界面镉的迁移特征与机制
多生态类型湖泊N2O跨界面生成与排放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浅水湖泊底栖动物对水土界面环境的影响及其在氮和磷再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