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资企业分支网络全球扩展的世界城市网络的空间演化与机制——以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为例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0116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邹小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覃剑,陈刚,肖路遥,刘佳,闫志攀
关键词:
形成机制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全球扩展空间结构演化世界城市网络
结项摘要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its firms have keeping going global and build ever wider and stronger global economic connection network, which brings greater influence to the global connection of Chinese cities, as well as to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As such, it is especially pertinent to investigate how Chinese firms expand their global branch network, how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based on it evolve, and mechanisms of the evolving world city network. This research takes China-based globalizing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as examples and delivers analysis using combined method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ones. Main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 four parts. Firstly, research on the global location choice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and studies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will be sorted out. The second part analyzes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Chinese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Based on changing global branch network of Chinese producer service firms, the third part will try to explore the 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The fourth part analyzes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evolving world city network. This research try to explore the changing spatial pattern of globalizing Chinese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as well as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based on global branch networks of outward Chinese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 firms. The research try to provide some advice for the further global expansion of China’s economy. Meanwhile, we also try to enrich the theory of the global expansion of producer service firms and the theory of world city network.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本土不断“走出去”的企业全球分支网络日益扩展,在强化我国城市全球联系的同时,对世界城市网络也产生日益深刻的影响。基于此,我国企业全球分支网络空间特征如何变迁,其连接下的世界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怎样演化,形成机制有哪些,就成为亟待解答的问题。本研究以中国本土跨国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为例,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梳理国内外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全球布局以及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成果;(2)研究国内高级生产性服务企业分支网络全球扩展的空间模式;(3)研究国内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全球扩展基础上的世界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4)分析世界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项目试图探索中国经济外向扩展背景下的空间扩展模式,及其连接下的世界城市网络和相关影响因素的演变特征,为我国经济全球化提供参考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生产性服务业全球扩张理论和世界城市网络理论。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从新兴经济体走向全球、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并影响世界城市网络的视角出发,以中国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全球联系作为测算指标,对世界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变及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项目从理论上探讨了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世界城市网络型塑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世界城市网络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和形成机制,揭示了其发展过程中以欧美为主的西方经济力量发挥的主导作用,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日益提升的重要性。实证研究方面,重点以银行业和法律服务业为例,对中国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影响下的国内外城市网络的空间特征、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等进行了分析。同时还以广州市为例,对中国城市全球联系的发展和演变进行了系统、深入分析。主要发现:第一,中资高级生产性服务企业全球空间布局变化上选择以欧美和亚太为基础上的全球扩展,并且选择以核心门户城市、金融中心为基础再进行多元化扩展。第二,中国经济联系下的世界城市网络全球性增长明显,空间上呈现核心联系基础上的全球扩展,并且以欧美为重点进行多区域共同发展。中国境内城市网络则呈现由等级化向网络化、由轴辐结构向网络结构、由空间极化向多中心区域网络转变的趋势。第三,中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型塑下的世界城市网络受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中国对外经贸联系、中国政府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明显,但不同行业因行业性质、发展程度、全球化水平等的差异,影响因素也有所区别。第四,中国城市当前全球联系主要集中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等“硬”联系上,在政治、人文、社会、创新等“软”联系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项目研究弥补了传统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不足,对于中国以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企业全球扩展,以及国内城市的全球联系提升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邹小华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的供应链网络升级与演化:以零售行业为例

批准号:4140113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王玥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边境口岸城市服务业时空演化机理及其空间效应:以中国-东盟边境口岸城市为例

批准号:41461027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吕韬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内陆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格局、机理与效应研究——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例

批准号:4126102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谢奉军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的海西城市群城市网络结构演化与经济绩效研究

批准号:4180111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吴建楠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3.7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