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领域性格下的重庆民国建筑外部环境及评价因子建构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0804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孔明亮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重庆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中德,邓宏,邓舸,雷晓亮,刘辰,卢扬煦,陈楚乔,刘利旭
关键词:
民国建筑环境评价构成特征外部空间
结项摘要

Rapid urbanization and subsequent forceful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ulture form “extremely” similar external space of city blocks, so the culture fracture becomes the common problem of Chinese cities. How to explore regional succession mode of external space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 and blocks under the modern context,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organic succession of cities, is the surpass able scientific wa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and architectural discipline. Taking Chongqi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and obvious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ultur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historical building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efined “convex space” of space syntax, analyzed three types composing the virtual space: block, boundary and node, in combination with physical space buildings, and specified scope, dimension, boundary of external space of buildings. Secondly, from segmentation, generatrix, configuration form, space awareness, etc. of external spa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buildings and objectively summarized the composition and features of external space of Chongqing building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 by using the clustering methodology. Thirdly, this paper set the evaluation factor and standard of external space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analysis and SD method; so as to establish the guideline for regional suitability of blocks, guide spatial design of city blocks in Chongqing an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establishing featured regional space of other historical cities.

当前快速城镇化和外埠文化的强势植入,造成了城市街区外部空间形态“异常”趋同,文化断层成为了中国城市的普遍性问题。因此探寻现代化语境下的传统建筑、街区的外部空间形态地域性演替模式,为城市的有机演替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有利于风景园林学科与建筑学科的科学推进。本研究以快速发展、外埠文化介入明显的民国重庆为例,对重庆民国历史建筑及群落进行实例分析考察,通过对空间句法的“凸性空间”再定义,分析构成其虚体空间的三大类型:区块、边界、节点,再结合实体建筑,明确建筑外部空间的领域范围、尺度和边界等;其次,通过外部空间的分节、动线、配置形式和空间意识等对建筑外部环境的“性格”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法客观总结重庆民国建筑的外部空间构成与特征;再以问卷调查分析法和SD法设定外部空间环境评价因子和标准,从而建构街区形态的地域适宜性导则,并为重庆城市特殊历史风貌的保护及其他历史城市地域形态特色建构提供科学参考。

项目摘要

本课题基于空间领域性格构成的国内外研究理论基础,分析传统建筑环境的空间特征是空间环境研究的突破性研究方法。建立重庆民国建筑的外部空间环境特征及其评价标准,对当下重庆城市特殊历史风貌的保护、建设发展及城市规划设计有着十分积极的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本课题首先全面、系统收集了重庆民国时期的城市建设数据,包括区域规划、绿地系统、人口分布、经济指标、社会发展、地形图等历史图文资料,运用相关数学分析方法对基础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建立了研究对象的“本底”基础数据;根据重庆民国建筑的历史资料和现状保护情况,完成对重庆民国建筑的历史资料库整理,并建立数据集。综合评价收集资料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共计调查民国建筑及其外部空间200余处;.其次,基于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特性,结合重庆民国建筑相关的既往研究资料、图片及照片等图纸资料,通过实地调研考证,收集重庆民国建筑外部环境数据,包括构成要素、构成形态、动线、绿地配置、构造物、视线等,建构外部空间数据和模式;.再次,对南山风景名胜区的重点建筑外部空间进行采样、分析,通过对其建筑外部环境的梳理,明确了建筑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构成形态等是作为重庆民国建筑的空间构成及本质;通过对重庆民国建筑的实地调研,测绘和记录外部空间环境的面积、基地平面形状、大门形态与位置、围墙高度、绿地形态、水池、地形与建筑关系、景观小品的种类等基础样本。.本课题为保留中国近代历史记忆与城市文脉延续,救护近代建筑遗存及其经验智慧,研究重庆近代环境特征及建构外部空间特征的评价标准,指导重庆传统建筑、外部空间的保护和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孔明亮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DPE(设计效能评价)的民国建筑渐进式性能提升模式研究——以南京为例

批准号:51208089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吴锦绣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吉尔•德勒兹思想下游牧空间及个体因子的建筑应用研究

批准号:51508003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靳铭宇
学科分类:E0801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习惯领域视角下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耦合演化及效应评价

批准号:51774013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苗成林
学科分类:E040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演化与地方认同建构

批准号:4180117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安传艳
学科分类:D0109
资助金额:24.4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