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海海洋细菌的生态过程及关键菌群影响赤潮生消的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30847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175.00
负责人:郑天凌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厦门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ChenFeng,GünterJost,蔡明刚,章军,田蕴,徐虹,熊小京,苏建强,卢豪良
关键词:
藻关系海洋细菌近海海域生态过程赤潮生消机理
结项摘要

瞄准"人类活动对近海可持续海洋生态系统影响"这一科学前沿, 针对赤潮研究中菌-藻关系的热点与难点,集多学科交叉优势,选择赤潮频发的厦门西海域为目标研究海区和近几年危害严重的赤潮原因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微食物环为核心,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在现场研究海洋细菌种群结构及其变化规律;微食物环中能流、物流和海洋细菌生态过程的定量化分析;主要优势功能菌与赤潮生物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在实验室模拟并结合遥感技术应用基础上,建立相关模型,注重"微食物环-赤潮-关键微生物菌群"藕合互作机理探讨。查明赤潮频发海域中微食物环的能流、物流方向;阐释海洋细菌在该海域的作用特点与规律;发掘出一批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赤潮生防菌质资源与基因资源并提供赤潮灾害防除的科学依据与生物修复技术;丰富我国对海洋微食物环研究的内容,获得菌-藻关系研究的新认识,补充、完善并拓展赤潮科学的理论,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人民的生命安全。

项目摘要

依照研究计划与方案实施各项既定研究任务。主要完成了季度航次及赤潮发生海域样品采集,并进行了环境参数的同步测定;研究了赤潮频发海域细菌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化规律、海域微生物生态特点及其与赤潮藻和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获得了一批宝贵的现场研究数据与特殊功能微生物的新信息;建立了4株有害藻种的无菌化体系;筛选得到了多株有抑制有害藻的功能微生物菌株;对所获得的70株高效抑藻菌株进行分离与鉴定;发现并描述了10株特殊功能菌新属、新种;构建了首个抑藻菌质资源库,实现了抑藻菌株的资源化和平台化建设;对相关功能菌株进行抑藻作用机制的探讨,完成了5种抑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和4种高效抑藻菌发酵条件优化和菌剂的研发。该项目的完成丰富了菌-藻关系和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理论,提供了赤潮生物防治的菌源和方法基础,对海洋生态学的发展、海洋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共发表学术论文49篇,其中SCI收录30篇,另有8篇 SCI 论文正受理中。主要发表在《微生物学报》、《环境科学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地球科学进展》、《生态学报》和《PLOS ONE》,《Appl. and Environ. Microb.》,《J of Hazardous Materials》,《Appl. Microb. and Biotech.》,《Sci. of Total Environ》,《Harmful Algae》,《Int J Syst Evol Microb.》,《Appl. Phycology》,《Biological Control》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论文被国际多家学术期刊引用,广受好评;完成《赤潮控制微生物学》专著 1 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1 项,另有5 项国家发明专利正公开中;21 人次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并成功承办了第14届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年会(约550人参会);该项目执行期间,还邀请了多名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与前沿性研究问题的讨论,5名博士生前往美国著名高校或研究所进行联合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大大提升了中国赤潮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通过本项目研究,共培养环境微生物学博士后1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18名, 建成了一支精干的、创新能力强的海洋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团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郑天凌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370276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070157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8900039
批准年份:1989
资助金额:3.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57610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07044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9676302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57605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876061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37611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940002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海洋溶藻细菌VBNC状态转换对藻类赤潮消亡过程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4117610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胡章立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典型有害赤潮生消过程中水体光谱变化行为研究

批准号:4087609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赵冬至
学科分类:D0607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赤潮藻类细胞磷库变化特征及其对赤潮生消的指示作用研究

批准号:4150619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沈盎绿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群体感应信号介导的菌群行为对藻类生消的调节

批准号:4147609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周进
学科分类:D0605
资助金额:7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