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牧交错区紫花苜蓿/玉米间作光水肥竞争与互惠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07208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李志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立侠,岳秀泉,张宝田,许明礼,苑芷茜,王柏,李东双
关键词:
competition间作/intercroppingregion竞争与互惠/mutualism玉米/maizeand农牧交错区/farmingpastoral紫花苜蓿/alfalfa
结项摘要

紫花苜蓿/玉米间作体系是一种既能保障粮食区域安全、又能减轻风沙危害的高效复合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本项目以苜蓿/玉米间作种植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其间作体系作物冠层中的光环境特点、土壤温度变化特征、作物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其间作体系中间作优势及其产生机制,比较苜蓿/玉米间作体系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探求影响苜蓿/玉米间作体系发挥间作优势的主要限制因素,为构建苜蓿/玉米间作高效复合群体提供理论依据。本项目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这一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在东北农牧交错区乃至我国北方一年一熟区的推广应用,对我国北方地区农田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摘要:紫花苜蓿/玉米间作体系是一种既能保障粮食区域安全、又能减轻风沙危害的高效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本项目以苜蓿/玉米间作种植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间作体系作物冠层中的光环境特点、土壤温度变化特征、作物耗水规律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了其间作体系中间作优势及其产生机制,比较了苜蓿/玉米间作体系地上部因素和地下部因素对间作优势的相对贡献,探求了影响苜蓿/玉米间作体系发挥间作优势的主要限制因素,研究结果为构建苜蓿/玉米间作高效复合群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有助于促进这一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在东北农牧交错区乃至我国北方一年一熟区的推广应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Sourcing strategies of manufacturers with customer returns and product design efforts

Sourcing strategies of manufacturers with customer returns and product design efforts

DOI:10.1111/itor.13225
发表时间:2022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采煤工作面"爆注"一体化防突理论与技术

DOI:10.13247/j.cnki.jcumt.001297
发表时间:2021
5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东北农牧交错区环境—经济相互作用机理与优化调控研究

批准号:40271051
批准年份:2002
负责人:张军涛
学科分类:D011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间作作物种间氮营养竞争与互惠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30070450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李隆
学科分类:C1511
资助金额:1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东北西部农牧交错带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

批准号:4160112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世薇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云贵高原薯区芜菁甘蓝/马铃薯间作光水肥互作机制

批准号:3116048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熊先勤
学科分类:C1602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