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申请书的设计,本课题首次详细研究了大阳岔剖面笔石的居群变异和始部发育特征,重新划分了笔石序列,建立了我国奥陶纪特马豆克期第一个笔石带;论证了牙形石Iapetognathus可能为Cordylodus的变异类型,是一个丰度低、地方性色彩强的分子,不宜作为界线划分的标准、地方性色彩强分子,不宜作为界线划分的标准,建议以C、intermedius的首次出现作为寒武-奥陶系的界线;将大阳岔地区凤山期至冶里期层序地层划分为六个三级层序,分别代表6次三级海进-海退旋回,揭示了该时期δ(13)C值低谷与层序界面和海退事件基本拟合,阐述了C.intermedius带下部海绿石质凝缩段是寒武纪末-奥陶纪初期最大海泛事件沉积,是该时期华北、扬子地台的等时性年代地层对比标志。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货币政策与汇率制度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我国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剖面及早、中寒武世生物灭绝事件研究
贵州长顺大坡上泥盆--石类系界线层型剖面研究*2
陆相第四系下界线层型剖面
我国奥陶系若干个阶的界线层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