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微型生物碳泵时空演变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7612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马文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于溢,席婧嫄,高月鑫
关键词:
惰性溶解有机碳微型生物碳泵营养盐海洋生态模型溶解有机碳
结项摘要

The microbial carbon pump (MCP) is a newly proposed mechanism that sequester carbon in the ocean interior. It is considered as the cutting-edge topic in the book “Chines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Ocean Science”.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the largest marginal sea in the Western Pacific, locates in the East Asiaian Monsoon Area and is influenced by physical processes on multiple scales. This feature makes the SCS an ideal place to study the response of the MCP.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variation in the MCP controlled by nutrient. To model the MCP variation in the SCS, we plan to use a 3-D physics-ecosystem coupled model named ROMS-CoSiNE with the horizontal resolution of ~7 km. The current CoSiNE model will be modified to add the MCP module. The updated model will run from 1990 to 2017 to produce a time series data set. We will analyze MCP’s spatial pattern,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its link to the biological pump (BP).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the effect of processes including riverine input, monsoon, upwelling and mesoscale eddies on regulating MCP’s spatial pattern. The anticipated outcome is to obtain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key indices include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refractory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the export flux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the optimal nutrient state that maximize the sum of carbon storage by MCP and BP. This study is also expected to be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role of microbes on climate change.

微型生物碳泵(MCP)是由微生物主导的一种新型储碳机制,并在《中国学科发展战略ꞏ海洋科学》一书中被列为学科发展前沿命题。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地处东亚季风区,多尺度物理过程叠加,是研究不同物理过程对MCP影响的理想区域。本课题计划采用物理-生态耦合模式(ROMS-CoSiNE),以营养盐对MCP调控机制为切入点开展南海MCP的时空演变模拟。我们将建立7公里分辨率的南海模型,对原有CoSiNE模式进行改进,加入MCP模块。分析1990-2017年时间序列模拟结果中MCP的空间差异,季节性和年际变化并与经典生物泵(BP)比较。阐明河流输入、季风、上升流、中尺度涡等过程对MCP空间分布的调控作用。课题预期得到南海惰性溶解有机碳转化速率、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等关键指标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找到MCP和BP总储碳量最大的营养盐最佳范围,成为模拟微生物气候、环境效应的范例。

项目摘要

微型生物碳泵(MCP)是由微生物主导的一种新型储碳机制。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地处东亚季风区, 多尺度物理过程叠加,是研究不同物理过程对MCP影响的理想区域。本课题采用物理-生态 耦合模式(ROMS-CoSiNE),以营养盐对MCP调控机制为切入点开展南海MCP的时空演变模拟。 我们了建立7公里分辨率的南海模型,对原有CoSiNE模式进行改进,加入MCP模块。分析气候态模拟结果中MCP的空间差异,季节性变化并与经典生物泵(BP)比较。基于沉积物捕获器对颗粒有机碳通量季节性变化的观测,利用1维物理生态环境模型对南海中部生物泵垂直结构开展了模拟工作。100米处年平均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为上层水体净生产力的19%,输送至1000米的颗粒有机碳通量为100米处的7%。通过模型计算可以给出南海固碳、储碳的收支状况。上层浮游植物平均固碳量为340.3 mg m-2 d-1,其中78.2 mg m-2 d-1以POC形式输出到100 m之下,输出效率(e-ratio)约为19%。POC转化为DOC通量为5.7 mg m-2 d-1。MCP转化RDOC的通量为1.8 mg m-2 d-1, 相当于1000m水层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的26%。总体上,DOC从吕宋海峡流入,而从其他三个浅水海峡流出,通量大致平衡。但活性溶解有机碳的流出通量大于流入通量。陆架高生产力补充了亏损的活性溶解有机碳。本课题阐明河流输入、季风、上升流、中尺度涡等过程对MCP空间分布的调控作用。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马文涛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20603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69024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20317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31902282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573206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71367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0870660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70958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69026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微型泵内部流场流动显示实验与数值模拟

批准号:50175098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杨华勇
学科分类:E0502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超微型光合生物对南海生物泵的贡献与生态调控

批准号:4113085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黄良民
学科分类:D0604
资助金额:29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南海生物泵及微型生物代谢过程对中尺度物理过程的响应机制

批准号:4102300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海黎
学科分类:D0608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4

中国旱地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演变精准模拟研究

批准号:3170036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世航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