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四逆汤)“量-效-毒”关系的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393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马永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郭宇洁,段昌令,孙昱,曲功霖,李玉娟,李磊,董小霞
关键词:
治疗窗中药复方
结项摘要

中药复方"量-效-毒"关系是确保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如何构建中药复方的"量-效-毒"关系评价方法体系,对于确定复方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指导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以四逆汤为代表进行复方"量-效-毒"关系的基础研究,提出"双模并用、毒效并重、安全定量"的研究思路,即分别采用正常动物模型和慢性充血性心衰模型,通过考察四逆汤不同剂量梯度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病理模型主要药效指标变化,同时重点观测心脏、肝脏和肾脏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变化,分别拟合"量-效"反应和"量-毒"反应关系曲线和参数;通过对四逆汤药用剂量及其主要活性物质体外含量和血清含量变化,与其药效与毒性指标变化进行对应分析,明确四逆汤"量-效-毒"关系物质基础,确定其"治疗安全窗",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本研究,力求构建中药复方"量-效-毒"关系评价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摘要

方药“量-效-毒”关系是确保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本课题拟以四逆汤为代表进行复方“量-效-毒”关系的基础研究,提出并制定“双模并用、毒效并重、安全定量”的研究策略及方法,阐明基于慢性心衰病理模型的四逆汤“量-效-毒”关系,初步制定四逆汤治疗慢性心衰模型的“治疗窗”。.通过本草考证与循证药学分析,四逆汤中附子用量范围3g~224g,干姜用量范围2g~300g,甘草用量范围3g~300g。在本项目中,以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四逆汤使用剂量为依据,以其方法进行试验样品制备。.通过对健康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四逆汤给小鼠灌胃给药后,动物未见死亡,无法测得LD50;四逆汤以最大浓度和最大给药体积给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剂量为240g生药/kg,相当于临床用量的340多倍。给药后小鼠毛色、粪便无异常,未见异常行为和体征,7天内未见小鼠死亡,剖检肉眼观察脏器无变化。.通过对健康wisteria大鼠亚急性毒性研究,四逆汤分别以临床人用剂量的10倍、30倍和50倍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14天。10倍和30倍剂量组中,均未发现有异常;50倍剂量组中,血清ALT增高(P<0.05),经灌胃给药后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以较高浓度到达肝脏,通过肝脏的代谢作用将药物降解、灭活或转化有关。 .通过对健康wisteria大鼠注射盐酸阿霉素损伤大鼠心肌致心力衰竭病理模型,四逆汤分别以临床人用剂量的7倍、14倍和28倍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给药28天。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定剂量范围内,四逆汤对慢性心衰模型动物,有改善心脏功能异常,改善心电图t波升高,降低血清cTnI及CK-MB水平,降低心脏及左室指数,减轻心脏肥厚程度,心肌损伤程度降低,病理改变减轻的作用。.通过研究表明,在本项目试验条件下,四逆汤提取液的毒性很低,原因可能有:一是本实验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的四逆汤处方和制法制备样品,所用的附子为制附子,附子经过炮制后,毒性大大降低。二是按照药典的制备方法,附子在较长时间的浸泡和煎煮过程中剧毒性的乌头碱容易被水解成毒性较小乃至很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三是通过干姜和甘草的配伍,抑制了附子的毒性。对于正常动物,其使用剂量在临床人用剂量的50倍时,血清ALT增高(P<0.05),可能与药物在肝内代谢有关;对于慢性心衰病理模型,其使用剂量在临床人用剂量的7倍到28倍之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2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4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内质网应激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1-1978.2021.12.004
发表时间:2021

马永刚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当归四逆汤配伍及显效状态的含马兜铃酸中药细辛效毒变化规律研究

批准号:8190381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任俊玲
学科分类:H32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整体观的中药复方四物汤现代基础研究

批准号:8113006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高月
学科分类:H32
资助金额:2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基于NDLM剂量选择的中药复方量效关系自适应试验设计方法研究

批准号:8170419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武红莉
学科分类:H312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毒效结合数学模式的中药复方优化范例研究

批准号:30973937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停
学科分类:H3217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