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传染病之一 ,而且世界大约有1/3人口被感染。潜伏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处于休眠状态,这种非活跃状态的结核菌与结核抗药、耐药和复发有极高的相关性。 因此,阐明潜伏感染的分子机理研究,会为抗结核药物筛选和疫苗设计提供依据。 Microarray数据表明, 结核分枝杆菌广谱胁迫蛋白应答缺氧、一氧化氮等恶劣条件并高度诱导表达,在吞噬细胞浸染模型和小鼠感染模型中获得相似的高度诱导表达现象;显示结核分枝杆广谱胁迫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由活跃的生长状态转换为休眠状态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预实验显示Rv1996的过量表达可以阻滞细菌生长,推断结核分枝杆菌侵入宿主后,通过诱导Rv1996的过度表达,使细菌的生长被抑制,迫使细菌进入潜伏状态。本课题希望通过研究结核分枝杆菌 Rv1996对不同胁迫条件应答和对机体的调控,更深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潜伏机理。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导致人类死亡最多的传染病之一。耐药菌的流行加剧了结核的疫情,耐药机制不清阻碍了诊断开发和药物研制。因此,阐明耐药的分子机理,会为诊断和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异烟肼作为一线抗结核药物,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目前认为异烟肼进入体内需要被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KatG活化后杀菌,且katG的突变和转录水平的改变是结核耐药性改变的主要原因,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但是在临床上依然有25%的异烟肼抗性菌株的机制不清楚。结核分枝杆菌广谱胁迫蛋白家族是一类在胁迫条件下高度诱导表达的蛋白质,但是相关的功能并不是很清楚。目前,我们研究显示,过度表达Rv1996增加了卡介苗BCG对异烟肼的敏感性及提高了过氧化氢抗性。进一步研究显示,RT-PCR检测发现Rv1996的过度表达没有使katG转录水平增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和NBT方法的INH活化转化等检测实验显示,过度表达Rv1996的卡介苗BCG中增加了KatG酶活性。质谱结果显示相应的活性条带检测主要组成为KatG及Rv1996,推测Rv1996与KatG在体内有一定互作。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可能的INH抗性的新机制:Rv1996是通过影响KatG活性而增加了菌株对INH的敏感性。我们的研究将为防痨工作提供科学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结核分枝杆菌广谱胁迫蛋白Rv1996介导的异烟肼耐药机制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新型抗原PPE在潜伏结核感染诊断中的实验研究
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发病前后的miRNA表达谱变化
结核分枝杆菌CFP10和ESAT6蛋白在巨噬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调控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