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时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机制未明。前期研究发现AOPPs通过无激酶活性的AGE受体(RAGE)激活血管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但对介于受体和NADPH氧化酶之间的信号通路不清楚。预实验发现AOPPs活化PI-PLC beta,cPKC和Rho/Rac1,据此提出本项目的假设: AOPPs与血管内皮细胞RAGE结合,通过Gαq家族或Rho/Rac1活化PI-PLC beta、cPKC,激活NADPH氧化酶。为检验该假说,项目拟利用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方法对AOPPs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上游信号分子进行高通量筛选,重点观察上述通路信号分子的表达、活性变化、时间和空间顺序及阻断上述信号通路对AOPPs所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保护作用,从受体、信号分子、效应三方面阐明AOPPs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上游路径及其在致病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申请人既往的研究证实,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能通过氧化应激的方式导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直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血管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是AOPP致血管内皮细胞病理生物学效应的核心信号通路。本课题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方法,从多角度证实Rho/ROCK通路是NADPH氧化酶通路的上游通路,并通过此通路调节细胞骨架蛋白ezrin磷酸化,导致内皮细胞应力纤维生成,内皮细胞的迁移速度和通透性增加,有助于单个核细胞跨内膜迁移(TEM)过程,后者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启动的关键环节。课题还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AOPP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蛋白表达谱的变化,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课题进一步观察了小分子CCG 1423对AOPP所致内皮细胞高迁移率的影响,结果提示CCG1423可能阻断AOPP的病理生物学效应,为临床干预AOPP相关的加速性动脉硬化提供了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ERM蛋白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致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蓄积对胎盘血管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ezrin蛋白活化的调控机理研究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诱导胰岛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