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致电阻材料的物理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134007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资助金额:300.00
负责人:赵永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美红,尚大山,赵同云,蒋兴莉,李裴森,杨立峰,史磊,鲁兴业,魏爱东
关键词:
电致电阻效应效应氧化物非挥发CER
结项摘要

近年来,非挥发巨电致电阻材料(CER)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不.仅涉及一些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而且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新一代信息存储技术(电阻.存储器)的基础。我们拟研究非挥发电致电阻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表征,并研究非挥发电致.电阻效应的物理机制。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揭示非挥发CER 效应的物理机制,揭示量子尺寸.效应、界面效应等对体系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力求在原子、电子等不同层次深刻认识非挥.发CER 效应的物理根源,揭示决定材料电阻变化的触发电压/电流、稳定性等的关键因素及.其调控途径,为电阻型信息存储技术的研究奠定基础,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研究了复杂氧化物界面二维电子液体的光电协同场效应、NiO电阻开关效应中Ni细丝的演化及磁电耦合、HfO2体系RRAM器件阻变效应动态过程、WOx薄膜导电路径形成/演变过程的实时观测、铁电极化对BiFeO3异质结器件电输运行为和光电特性的调制、异质阻变存储器中不同类型导电细丝的表征及特性、TiOx纳米线器件的记忆二极管行为与多维突触可塑性、阳离子空位过剩于阴离子空位在NiO双极性忆阻行为中的作用、NiO纳米点的阻变特性等,观察到了一些新的现象,得到了阻变效应的规律,揭示了阻变效应中的一些机制,为电阻型信息存储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4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赵永刚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电致电阻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性能和机理研究

批准号:5107222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沈保根
学科分类:E0209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用于电阻型存储器的电致阻变材料的制备和存储性能研究

批准号:60801043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罗强
学科分类:F012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新型高效电致园偏振光发光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批准号:20574064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郑世军
学科分类:B050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IPMC智能材料电致动机理研究与变形控制

批准号:1097208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樊建平
学科分类:A0808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