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直接实时质谱离子化方法分析褐煤中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20618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樊星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瑞玉,周俊,丛兴顺,路瑶,李鹏,史大玲,王玉高,王守泽,王英华
关键词:
实时直接分析有机质大气压光电离质谱
结项摘要

The structures of coal consist of a three-dimensional macromolecular new work and organic compounds scattered in pores of the network. Aromatic rings, alkyl groups, and species containing heteroatoms are coexisted in coals. Group separation of coals can be theoretical realiz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Thus organic species such as alkyl chains and aromatic rings scattered in the skeleton structures of coal is extracted and filter cake is left. Extract is analyz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 Atmospheric pressure photoionization (APPI) ion source MS coupled with LC will be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non-polar molecules with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than molecules detected by GC/MS. Raw coals and filter cakes will be analyzed using direct analysis in real time MS (DART-MS) to reveal the structures of coal skeleton in molecular level. Results from investigation using GC/MS, HPLC/MS. HPLC/FTIR, DART-MS, and NMR will be synthesized to reveal the structures of raw coal, extracts, filter cakes to understand and utilize coals cleanly and efficiently in future.

煤结构主要由较大分子或分子缔合而成的骨架和游离其间的有机成分构成。煤中富含芳环类、脂类和含杂原子的化合物等。通过分级萃取理论上可以实现煤的族组分分离,将煤骨架间游离的有机成分,特别是脂链和芳环,分离成不同的萃取物以及萃余煤。通过初分离后的萃取物将通过色谱和质谱联用系统,特别是其中的大气压光电离技术,对复杂的有机体系做到进一步分离和分析。对于萃余煤和原煤,可以利用实时直接分析质谱离子源对色谱质谱联用所检测不到的物质以及不溶于溶剂的萃余物做到进一步分析,这对煤骨架成分的认知有着重大的意义。综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联用、高效分离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红外光谱联用、实时直接分析质谱,辅助以核磁共振波谱等分析手段,对褐煤的各级萃取物及萃余物、褐煤原煤、萃余煤和煤的衍生物进行分析认知,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煤中的有机成分及其结构单元,为煤的高效洁净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煤中富含芳环类、脂类和含杂原子的化合物等,种类繁多,成分十分复杂。提高煤的高效洁净利用的关键在于全面准确掌握煤的分子结构。而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的滞后日益成为认知煤分子结构的瓶颈。采用分级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柱色谱等分离方法对液体产物做到精细分离。利用配备不同离子源的高分辨率质谱分析煤及其转化产物中不同极性和质量数十分接近的分子信息,配合红外光谱,提供高置信度的煤分子结构信息(碳数、不饱和度、杂原子分布、脂链分布等)。对不同产物的大量质谱数据借鉴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原子在缔合产物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为杂原子中的孤对电子会增加成分分子的极性,继而会提高分子间氢键的强度,从而导致分子间缔合作用的增加。煤的模型化合物的电晕电离研究表明,环境中的水蒸气对分子离子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湿度高的环境有利于[M+H]+生成,湿度低的环境有利于M+离子的生成。利用大气压光电离技术,对煤萃取物中的成分(特别是低极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添加了两种助离子化剂,研究了助离子化剂在煤分子分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大气压光电离技术配合合适的助离子化剂,10倍以上的提高了对煤中成分检测的效率。本研究将构建以分析为先导,指引并优化煤化学转化过程的研究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3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4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常压质谱直接解吸附离子化的分子自组装检测新方法

批准号:9102703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欧阳津
学科分类:B04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用CLEAN和直接解调方法分析INTEGRAL数据

批准号:10603004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周建锋
学科分类:A1404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泥炭、褐煤的组成和性质

批准号:28670545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吴奇虎
学科分类:B08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药化学成分直接电离质谱分析的萃取机制和离子化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7336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姚钟平
学科分类:H3410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