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RP)与电离辐射诱导的活性氧(ROS)和炎性因子密切相关,但目前尚缺乏有效防护手段。我们前期研究证实三羟异黄酮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辐射防护剂,新近文献表明其通过下调Ref-1表达可降低炎性反应重要核转录因子-кB活性;然而NF-кB由于与多种天然植物化合物防护机体氧化损伤的重要信号通路Nrf2/ARE存在crosstalk,可竞争性抑制后者的抗氧化活性。本课题拟复制放射损伤小鼠和细胞模型,通过不同途径给予三羟异黄酮,重点观察RP发生发展与ROS、炎性因子关系,阐明三羟异黄酮对RP防护效应;再应用液相芯片法、RT-PCR、EMSA和RNA干扰沉默Ref-1基因等技术,从Ref-1-NF-кB-Nrf2/ARE途径初步探讨三羟异黄酮防护RP的作用机制。该项目突出意义在于:从Ref-1基因角度探讨三羟异黄酮协同抗炎和抗氧化分子机理,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了三羟异黄酮对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该项目取得了如下的主要进展和成果:. 1. 构建了EGFP-U6-APE1siRNA表达载体并组装为Ad5/F35-shAPE1腺病毒。2. 构建了放射性肺损伤小鼠模型。3. 以人肺腺癌细胞A549为研究对象,确定了三羟异黄酮防护放射性肺损伤的最佳量效关系。4. 通过在体和离体实验研究证实了三羟异黄酮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1)应用ROS特异性荧光探针研究表明,三羟异黄酮可降低放射诱导的胞内ROS含量;2)与氨磷汀对照研究证实三羟异黄酮作用可下调肺羟脯氨酸以及TGFβ1、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改变小鼠慢性肺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形。5. 研究证实三羟异黄酮对防护放射性肺损伤具有独特优势,对于肺部肿瘤放射治疗,三羟异黄酮在防护RILI的同时,尚可增加肺癌细胞放射治疗敏感性。6. 发现辐射诱导Ape1/ Ref-1表达上调和胞浆线粒体移位的特点与规律,并证实Ape1/ Ref-1表达增高及亚细胞定位失调可通过调节其DNA损伤修复和/或氧化还原功能防护放射性肺损伤。7. 研究证实Ape1/ Ref-1是炎性因子调控因子,三羟异黄酮可通过下调辐射诱导的Ape1/ Ref-1表达调节其Redox功能、显著改善炎性因子分泌,发挥放射性肺损伤防护作用。. 8. 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9.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已与前期的研究成果一同申报2012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策略。. 10. 本项目已发中文论著5篇、SCI论著2篇,并于2013年又投送SCI论著1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The Role of Osteokines in Sarcopenia: Therapeutic Direction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Sparse Coding Algorithm with Negentropy and Weighted ℓ1-Norm for Signal Reconstruction
抑制Ape1/Ref-1调控老化细胞SASP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Ref-1/APE1 在骨髓瘤细胞向破骨样细胞转分化中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AIM2炎症小体在放射性肺炎发生中的调控机制
APE1/Ref-1的氧化还原功能调控线粒体基因表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