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研究世界海拔最高的树线对检验和解释其形成机制具有独特的意义。树木在高山树线低温影响下,既可能因光合降低而导致碳合成不足,出现碳源受限;也可能因生长受阻而限制碳源的利用,出现生长抑制。落叶型树线树种除了低温制约外,还由于生长季持叶期短、高海拔CO2分压低,更容易导致负的碳平衡。为此,我们假设:不同功能型树线树种对低温的生理反应可能出现碳获取和碳利用两个过程的失衡,落叶型树线更可能存在碳源受限。青藏高原的强烈山体效应形成了全球最高树线及其独特的替代格局,本项目拟在高原东部北纬30度样带上选择3个常绿属和2个落叶属的最高树线,采取面上调查测定树线温度、非结构化碳水化合物(检验假说)和典型实验点人工控制实验(提供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地理学研究,试图回答:1)该区不同类型的树线是否存在相似的低温阈限?2)不同功能型树线的形成机制是否存在差异?3)可为树线形成机制提供哪些实验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果蔬汁饮料中花色苷与维生素C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山体效应及其对山地垂直带分布影响的比较研究
云南轿子雪山高山树线树木分生组织生长动态及其低温阈限
青藏高原高山树线动态对梯度水分因子的响应
新生代青藏高原形成与全球温度变化对东亚气候影响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