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DNA分子杂交及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确定了中国人DNA/HindⅢ酶切片段顺序,系统研究了中国人群中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遗传特点,发现中国人DMD/BMD基因缺失率为54%(Southern blotting)及48%(多重PCR),缺失热点主要集中在dystrophin基因CDNA8和CDNA1-2a两个探针检测区,表现型与缺失位置造成的突变有一定关系,与阅读框架改变类型相关性较大。在基因缺失突变检测技术基础上,建立了短串联重复顺序多态性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人(CA)n多态性与国外的差别,对高风险DMD/BMD家族患儿及携带者存在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建立了定量PCR技术,在可疑携带者有6.5%(10/16)携带突变基因,为携带者妊娠的产前诊断打下了基础,在遗传及优生优育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上述技术已成功的应用于临床检查。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基因治疗的研究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ystrophin基因重复及点突变的修复研究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实验研究
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膜异常和膜稳定药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