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于下丘脑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广泛支配了包括脑干前庭核和脊髓在内的几乎所有脑区。我们先前的系列研究已经揭示组胺作为"全脑功能调节者"不仅参与了机体众多非躯体性生理功能的调节,还能通过对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的直接调控在机体躯体运动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运动系统中负责运动最终执行的脑干和脊髓来说,中枢组胺和组胺能神经系统的作用和功能意义还不清楚。本项目将在我们预实验基础上,采用分子、免疫组化、电生理和行为相结合的方法,从分子、细胞、神经元环路和整体动物行为水平,深入研究组胺对脑干前庭核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及受体和离子机制,并揭示中枢组胺能神经传入在经前庭核和脊髓介导的运动执行中的生理功能。研究结果不仅对于深入认识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的运动调控功能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前庭核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如眩晕和运动病等)治疗策略的优化和新型组胺能药物的应用研发亦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起源于下丘脑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支配了包括脑干前庭核和脊髓等皮层下重要运动调控中枢在内的几乎所有脑区。但是,作为“全脑功能调节者”,广泛参与机体许多非躯体性生理功能调节的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在躯体运动调控中的确切作用和功能意义,目前却仍知之甚少且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 因此,本项目从整合生理学的角度,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和行为学相结合的手段,从分子、细胞、神经元环路和整体动物行为水平上,系统性地研究了组胺和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脑干前庭核和脊髓这两个重要皮层下运动调控中枢中神经元的作用、机制和生理功能。我们的研究发现,组胺能够直接兴奋脑干前庭核中四个主核(前庭外侧核、前庭内侧核、前庭上核和前庭下核)中的神经元和脊髓α运动神经元。但组胺对不同前庭亚核神经元和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效应由突触后组胺H1和/或H2受体及它们下游耦联的不同离子通道和/或交换体所介导。通过对前庭核团神经元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平行性支配和调制,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能够精细地调节前庭反射、姿势平衡和运动行为。上述研究已发表SCI刊物研究论文11篇,综述3篇,专著章节2篇。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对于深入认识中枢组胺/组胺能神经系统的运动调控功能和深刻理解机体的躯体-非躯体反应整合机制具有重要的神经生物学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优化完善前庭核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相关疾病(如眩晕和运动病等)的治疗策略和研发新型治疗药物亦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指导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Mills综合征二例
~(142~146,148,150)Nd光核反应理论计算
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对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神经元活动和运动调控功能的作用
小脑组胺能神经纤维传入系统机能意义的研究
中枢orexin能和组胺能神经系统在运动控制、运动学习和运动疾病中的作用
小脑和前庭核orexin能传入系统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