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椎体骨后屈服力学行为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00200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冷慧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方,王圣林,韦峰,王志国,李旭,孙新志,韩晓光
关键词:
椎体骨骨质量骨质疏松后屈服累进加载法
结项摘要

作为一种非线性生物复合材料,椎体骨在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绝大多数微损伤积累和能量耗散都发生于后屈服变形阶段,所以后屈服阶段对于其抗破坏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椎体骨在后屈服阶段力学物理量如何随着变形而演进的数据非常缺乏。本研究一方面可以完善人们对骨质疏松影响椎体骨抗破坏能力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在本构方面为数值模拟脊柱力学行为提供准确有效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与临床热点问题骨质疏松相结合,首次运用累进加载法于椎体骨,通过系统的实验测量和理论分析,较完整地描述椎体骨后屈服力学行为,建立椎体骨后屈服力学指标随变形的演进方程。同时,研究骨质疏松与骨质量(骨密度、微结构、微损伤积累)和后屈服力学性能的相互关系。其中,通过研究骨质疏松与后屈服力学指标(微损伤积累、塑性变形、粘弹性及对不同途径的能量耗散等)演进规律的变化,探讨骨质疏松影响椎体骨抗破坏能力的力学机理。

项目摘要

临床实践当中,骨质疏松对于骨骼力学性能的确切影响让临床大夫非常头疼,常常凭诊断估计没什么问题的椎体在手术中极易失效,给实施内固定带来很大的困难。本课题关注椎体骨骨质疏松骨折这一临床热点问题,探讨骨质疏松与椎体骨后屈服力学性能改变的关系及其机理。本课题通过大鼠双侧卵巢去除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通过假手术组与实验组对照,以及去卵巢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对照,实现骨质疏松与正常骨,以及不同骨质疏松程度骨之间的比较。首先,对椎体骨的骨密度(BMD)及微观结构参数(包括骨体积比、小梁厚度、数目、间隙等)进行定量表征。其次,发展了椎体骨累进压缩加载方法,获得椎体骨在后屈服阶段多个力学指标演进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行去卵巢手术后,椎体骨骨量降低,骨小梁结构疏松。随着骨质疏松进程的推进,骨小梁本身的厚度变化不大,但数量显著减少,间隙增加。后屈服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初始刚度较低,并且随着变形的增加,刚度不断衰减,意味着骨质疏松椎体骨微损伤积累程度甚于对照骨。但是,骨质疏松的程度对于塑性变形和椎体骨抗变形能力并没有影响。如果说矿物质对骨骼刚度起重要影响的话,我们有理由认为骨骼的胶原基质对于骨骼的抗变形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最后,研究了骨骼胶原基质在不同情况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胶原基质的刚度随着骨骼孔隙率等因素而变化;但是,胶原基质的抗变形能力却不受骨骼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各实验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骨质疏松在改变骨骼骨质量的同时,引起椎体骨内部微损伤的积累,刚度衰减,同时,由于骨胶原基质的贡献,骨骼并没有因为矿物质的流失而使其抗变形能力有所增加,最终导致骨质疏松椎体骨抗破坏能力降低,骨折风险增加。由此看来,微损伤的累积是造成骨折风险增加的直接原因,而控制微损伤的累积,不仅要从骨密度着手,同时还要考虑骨骼胶原基质,二者相辅相成。在本课题的资助下,已发表SCI论文3篇;参加国内学术会议1次,做大会发言;并邀请国外专家亲临指导及学术交流;培养一名研究生。经过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方法和数据,为我们正在开发的基于临床骨质疏松诊断技术,提高骨折风险评估准确性的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2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3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型可吸收生物玻璃注射体在骨质疏松椎体内支撑及诱导成骨机制研究

批准号:8147010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田耘
学科分类:H0603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注射型支撑骨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0672140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杨惠林
学科分类:H0603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系统投递骨修复因子纳米微囊靶向骨折位点促进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愈合的研究

批准号:31600769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孙晓雷
学科分类:C10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质心偏移引起的脊柱应力重新分布与再骨折风险关系的研究

批准号:3070089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陈超
学科分类:H2001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