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构建与选择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07303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7.00
负责人:李柏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永红,李晓娣,苏屹,李海超,罗小芳,徐涵蕾,孙立梅
关键词:
超循环大型企业系统动力学原始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
结项摘要

原始创新是大型企业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有效途径,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核心环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保证。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推进大型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使其在国际化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并在国际产业化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原始创新模式是原始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条件和基础,是解决大型企业原始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够,确保原始创新实施的关键所在。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一种有利于企业进行原始创新,并有效提高原始创新成功率的创新运作机制。本项目在理论上: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阻碍因素进行分析,从产学研合作视角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并分析其内部运行机理;在方法上:寻求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选择策略;在实践上:验证原始创新模式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性。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做出有益探索,而且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的实践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摘要

原始创新是大型企业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有效途径,大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加快我国自主创新国家建设的进程,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并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原始创新模式是原始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的条件和基础,帮助企业构建并选择有效的原始创新模式是解决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的关键。. 本项目立项时的研究目标是在相关理论基础及企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学研合作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并对其内部运行机理及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策略。经过三年的研究,项目组已经完成了对各方面的研究,且得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理论上,重点关注企业原始创新及产学研合作创新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现状分析发现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在基础条件、资源投入及产出等方面均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大型企业因素、原始创新特性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原始创新模式因素。并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应该从产学研合作角度构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来克服这些障碍因素,促进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构建、模式分析及模式选择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上,从产学研合作视角,构建了包括搜寻型原始创新模式、协作型原始创新模式、独立型原始创新模式、孤立型原始创新模式的四种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并根据模式中主体的数量,进一步将其分为一元主体模式及多元主体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超循环理论揭示了两类模式的演进规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进行动态仿真模拟,得出了各类模式运行的动力学特征。在模式构建及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创新模式选择的决策模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两种典型的且亟需推广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和技术并购模式)进行了分析,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企业对这两种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 实践上,在理论分析及实证研究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其它主体三个角度提出保障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模式选择及模式运行的相关措施,为我国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的相关实践活动以及原始创新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李柏洲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70673014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机制构建与建设路径研究

批准号:7090304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曾卫明
学科分类:G0403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原始性创新的路径、方法与实证研究

批准号:7107302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陈雅兰
学科分类:G0404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社会创新实验的理论、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

批准号:7167315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王名
学科分类:G0307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协同行为的高校创新团队选择机理与模式研究

批准号:7140315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韩菁
学科分类:G04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