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从呼吸系统疾病多见有形之痰的临床实际出发,提出从呼吸系统疾病病理模型探讨痰证形成机制的研究思路,以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的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从病入手,病、证结合的慢性支气管炎肺虚痰阻证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设想肺泡上皮正常的水主动转运功能是肺"通调水道"、作为"水之上源"的生理学基础,异常的水主动转运功能是导致肺虚痰阻证的发生机制之一,选择反映肺泡上皮水主动转运功能的钠通道、钠钾ATP酶、水通道等作为研究指标,通过观察肺虚痰阻证模型的钠通道、钠钾ATP酶、水通道的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并通过补肺化痰中药复方治疗前、后的对比,动态观察这一过程中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肺泡上皮水主动转运功能的角度探讨肺虚痰阻证的发生机理。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急性肺损伤时肺泡上皮对水和钠离子转运机制的研究
基于lncRNAZNF674-AS1/JNK通路探讨华盖平喘方调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阻肺证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
从TGF-β/Smad信号通路探讨“肺热痰瘀”论治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
肺泡上皮细胞CFTR和TMEM16A功能状态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水清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