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miRNA用于识别冠脉易损斑块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143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2.00
负责人:丛祥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张洋,聂宇,康金锁,候志辉,钱杰,张春玲
关键词:
循环miRNA易损斑块生物标志物
结项摘要

本课题拟在我们以往对冠脉易损斑块蛋白标志物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寻找识别易损斑块循环miRNA标志物的研究。通过miRNA芯片技术筛选外周血中与易损斑块相关的miRNA(特别关注miR-126、miR-149、miR-27a/b、miR-16和miR-29b,前期预实验获得),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去除假阳性miRNA,联合影像学技术,首先通过CT检查入组大样本软斑块和无斑块的受试者,确认目标miRNA;然后在OCT检查入组的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的人群中,去加以验证目标miRNA,并以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认其靶基因,同时分析目标miRNA与斑块蛋白标志物的相关性。旨在寻找识别冠脉易损斑块的miRNA,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课题首次将miRNA作为冠脉易损斑块生物标志物进行探索,并以影像学方法(CT,OCT)为参照系,评价miRNA诊断易损斑块的符合程度,进而开创无创性识别易损斑块的新思路。

项目摘要

冠脉不稳定斑块的破裂是引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目前,不稳定斑块的无创识别技术还不能大规模的运用于临床,因此寻找灵敏、特异的生物标志物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循环miRNA是指存在于人体体液中的miRNA,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及组织特异性,故本课题围绕寻找识别冠脉不稳定斑块的miRNA及其作用机制的问题,从血清学和细胞学两个水平进行研究,以探索无创识别不稳定斑块技术的新模式。. 研究入选者经冠脉CT检查,并联合临床症状分为无斑块组、钙化斑块组和软斑块组,本课题共收集外周血标本180例。每组取10例标本以候选基因法筛选出不同组别差异表达的6种miRNA,如miR-16、miR-21等;经扩大样本人群(每组各60例)real-time PCR 进一步验证,锁定差异表达的3种miRNA:miR-16、miR-21、miR-221。靶点预测软件分析发现,MMPs 的抑制剂RECK是上述三者共有的潜在靶基因,并以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证其靶向关系。同时我们以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在细胞水平上初步阐明miRNA调节斑块破损的分子机制,即患者外周血升高的miR-16、miR-21、miR-221 作用于巨噬细胞靶向抑制RECK 表达,进而升高MMP-2、MMP-9 水平,从而加速分解胶原使斑块纤维帽降解变薄从而导致斑块的破裂。. 综上所述,本课题旨在寻找识别冠脉不稳定斑块的miRNA,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我们首次将miRNA作为冠脉不稳定斑块生物标志物进行探索,发现在不稳定斑块患者外周血清中差异表达且对不稳定斑块具有一定识别能力的3 种miRNA,并阐明其通过抑制其靶基因RECK 调节MMPs 从而降解纤维帽导致斑块不稳定的机制,为预防斑块破裂诱发的心血管突发事件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在此研究基础上申请到1项新的国自然基金(81371887);在国际会议发表摘要2篇,1篇作壁报展出;1篇SCI论文在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A Prehepatectomy Circulating Exosomal microRNA Signature Predicts the Prognosi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Benefits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A Prehepatectomy Circulating Exosomal microRNA Signature Predicts the Prognosi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Benefits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DOI:10.3390/cancers13174258
发表时间:2021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MicroRNAs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Involving Different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MicroRNAs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Involving Different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DOI:10.3389
发表时间:2021

丛祥凤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生物标志物组联合CT技术识别冠脉易损斑块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077206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丛祥凤
学科分类:H260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CT血管造影成像的冠脉斑块识别及狭窄功能评估方法研究

批准号:6160136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赵凤军
学科分类:F0125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超声/光声介导RGD纳米分子探针可视化指导冠脉易损斑块精准诊疗一体化研究

批准号:81901757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曹省
学科分类:H27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miRNA-495对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枝循环形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90030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高微
学科分类:H02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