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和山豆根均为来源于豆科槐属植物的常用中药,其药用部位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在临床应用上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HPLC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传统上用于苦参和山豆根质量控制的生物碱类成分难以有效地鉴别苦参和山豆根药材;而黄酮类成分是区别苦参和山豆根的特征性成分,也是两种中药具有明显临床应用差异的重要物质。本课题将系统比较研究苦参和山豆根的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分离鉴定苦参和山豆根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并研究它们的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抗病毒(乙肝病毒、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及艾滋病毒)和抗肿瘤活性,采用HPLC指纹图谱及LC/MS技术分析黄酮类成分在苦参和山豆根药材中的存在与含量,初步探讨模拟胃液对苦参和山豆根黄酮类成分结构及活性的影响。以明确苦参和山豆根具有不同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基础,为该两种中药及其制剂的有效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苦参和山豆根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找到新的研究方向。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响应面法优化藤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木豆毛状根中黄酮类活性成分诱导增量及其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初步研究
川贝母和伊贝母有效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
热带植物鱼泡草黄酮类抗哮喘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中国山楂属植物叶黄酮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