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性别失衡与社会风险控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17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2.00
负责人:陈友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朱力,风笑天,徐愫,方长春,褚建芳,胡小武,刘琳琳,黄亚慧,苗国
关键词:
性别失衡社会风险社会管理
结项摘要

性别平衡是人类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性别失衡是人口的一种生态失衡,不仅对身处其中的个人和家庭带来伤害,也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自开展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控制成效卓著,但成就的背后我们也为此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性别失衡就是其代价之一,并逐渐凸显出来,社会风险增加。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生育率急剧下降与人口迁移流动增加,使得性别失衡后果向部分边缘贫困地区集中,加剧了这些地区的性别失衡状况。本项目在考察性别失衡形成机制、考察分析现行生育政策与性别失衡两者间关系、研究并揭示性别失衡社会风险产生机制,创立性别失衡分析方法,研究与分析性别失衡的宏观与微观社会风险,通过对中国性别失衡演变的历史、现状与前景的考察与分析,揭示中国现在与未来将面临的性别失衡的系统性社会风险,在学习借鉴国外性别失衡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化解中国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的应对之策。

项目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计划生育在人口数量控制中取得巨大成效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性别失衡就是其代价之一,其负面作用已逐渐凸显,相应导致社会风险不断累积。而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生育率急剧下降与人口迁移流动增加,使得性别失衡后果向部分边缘贫困地区集中,进一步恶化了这些地区的性别失衡状况。本项目在考察性别失衡形成机制、分析生育政策与性别失衡两者间关系、研究并揭示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产生机制,创立性别失衡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性别失衡演变的历史、现状与前景的考察,研究并揭示性别失衡的宏观与微观社会风险。明确指出中国不仅存在由生育率下降与出生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原发型性别失衡,更存在因城乡与区域隔离和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所导致的家庭成员异地而居所产生的继发型性别失衡问题,使得中国面临的性别失衡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危害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最后,在学习借鉴国外性别失衡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化解中国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的应对之策。..(1)伴随着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育率的下降与80年代以来出生性别比的持续上升,中国必然要出现原发型性别失衡问题。.(2)一方面,1958年以来所建立的户籍登记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使得中国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城乡与区域隔离型社会。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步伐逐渐加快,在此情形下出现大量的家庭成员空间分离,继发型性别失衡问题由此产生。.(3)本项研究主要考察原发型性别失衡与继发型性别失衡及其形成机制,探讨人口控制、性别偏好、避孕节育技术普及、社会经济发展落差与梯度婚姻迁移等因素在区域性别失衡中所扮演的角色。.(4)本项研究运用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人口性别失衡的分析方法,从宏观上揭示了中国性别失衡状况及其可能的社会经济后果。通过微观典型乡村实地观察与个案访谈,研究与揭示了性别失衡对失婚与类失婚人群及其家庭成员乃至社区的影响。.(5)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中国不仅存在由生育率下降与出生性别比例失衡所导致的原发型性别失衡,更存在因城乡与区域隔离和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所导致的家庭成员异地而居所产生的继发型性别失衡问题,使得中国面临的性别失衡的复杂性及其危害远远超出其他国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陈友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505179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性别比例失衡与中国高储蓄率、投资和就业选择:实验研究

批准号:71573046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龚冰琳
学科分类:G030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信息披露非理性失衡、内部风险控制与公司股价崩盘

批准号:7147206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郝东洋
学科分类:G020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性别比例失衡对消费者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进化心理学视角

批准号:7190212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张攀
学科分类:G0207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性别比例失衡对经济决策的影响

批准号:3120078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邢采
学科分类:C090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