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山地城市避灾绿地规划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6019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6.00
负责人:段晓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煜,张继兰,欧阳娴,刘昕岑,区智
关键词:
指标体系云南山地城市避灾绿地标准规划模式
结项摘要

Yunnan Province, an earthquake-prone area influenced by such fracture zones as the Jiang-purdue river fault zone and geological disasters, faces big risks in its cities' development. For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losses and harms of life and properties from urban disasters, this paper, with Yunnan's mountainous cities as the object, based on data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and earthquake damage as well as research outputs at home and abroad,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uilds a system of basic indicators and standards for mountainous city against damages. Besides, it proposes a model of such system that covers a whole city and puts forward a functional model of green space that acts as a central g, a fixed space for disaster- preventing and an emergency space against disasters. Based on these models and our planning of city green space against disasters, we provide two proposals for each green space, screen out 60 types of plants appropriate for Yunnan and southwest China, and provide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ecological habits, ornament, eating, medicinal use, fire prevention, collapse prevent. Meanwhile, we design six modes of typical plant configuration and disaster avoidance. These outputs provide new way and standards to green space planning and indicators for mountainous cites.

由于受小江、普渡河等多处断裂带的影响,云南省处于地震多发的地区,再加上其它地质、火灾等影响,给云南城市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风险。为了减少城市灾害对城市生命财产的危害,提出开展本项目的研究。项目以云南山地城市典型样本为研究对象,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及地震破坏的相关数据,在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理统计方法,构建适用于山地城市避灾绿地的基本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标准;从城市总体层面提出覆盖全城,均衡分布的山地城市避灾绿地分布模型;提出满足平灾结合的中心防灾绿地、固定防灾绿地、紧急避灾绿地的功能结构模式,并结合城市避灾绿地规划工作,完成以上每个避灾绿地类型典型设计方案各两个;筛选出适合云南及西南地区,兼具景观和各类避灾功能的乡土植物60种,并明确其生态习性、观赏特性,食用、药用功能,防火、防倒塌特性,并设计典型避灾植物配置模式6个。创新山地城市避灾绿地规划指标体系及标准与规划模式。

项目摘要

本项目针对山地城市避灾绿地规划缺少量化的科学依据,规划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以云南山地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查、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数学模型,研究适用于山地城市避灾绿地规划的基本指标体系和方法,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层面提出覆盖规划区,均衡分布的山地城市避灾绿地布局和规划的方法与内容;筛选适于云南城市避灾绿地应用的避灾功能植物,结合实际避灾绿地规划项目,总结提炼不同避灾功能区避灾植物配置模式。研究结果:山地城市避灾绿地规划的基本指标体系由人均有效避灾面积、避灾绿地有效避灾面积比、避灾绿地人口承载量、避灾绿地服务半径、避灾人口比例、避灾设施及其规模等指标构成;依据人体行为学,人体心理学理论,分析确定适宜的各项指标标准和设施规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基于土地利用数据、人口数据、交通网络数据和避灾绿地数据,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构建避灾绿地选址适宜性、可达性分析的数学模型;避灾绿地布局中人口密度是关键因素,根据人口密度推算避灾绿地实际的可达性服务面积,从可达性服务面积和服务人口数量两个方面,构建了基于GIS的避灾绿地空间布局规划方法,并应用于实际规划项目验证;提出了避灾绿地的10个功能区、空间结构及相应的设施规模;结合云南28个城市和县城社会服务项目的绿地现状普查,获得供筛选避灾绿地植物的园林植物共1175种,筛选出适于西南地区的避灾功能植物6大类共244种(含乡土植物204种),其中防火植物20种、抗震植物22种、固土护坡植物5种,可食用植物121种、心理安抚功能植物36种、药用观赏植物40种。设计应急指挥中心驻地、救援部队营地、应急救援物资分发处、应急医疗救护区、应急直升机停机坪、应急物资储备区、紧急疏散出入区、应急棚宿区、应急停车场和应急厕所周边等不同避灾功能区的典型植物配置模式共11个。研究对山地城市避灾绿地规划方法、规划体系具有理论价值和创新,研究结果对避灾绿地规划具有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5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段晓梅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城市避震减灾绿地体系规划理论研究

批准号:30972414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王浩
学科分类:C1612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平灾空间转换的城市公园绿地避震减灾功能布局研究

批准号:3170062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叶洁楠
学科分类:C161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分形理论的山地小城市避灾空间布局评价及优化研究——以地震灾害为例

批准号:4136109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培茗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4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城市交通系统抗灾规划及灾后管理优化方法研究

批准号:50008002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陈艳艳
学科分类:E0810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