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现实生产能力与耕地生产潜力之间差异程度巨大,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差异显著,如何通过耕地政策调控农户耕地利用行为,保护和实现耕地生产潜力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解决以下科学问题:从农户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耕地集约利用差异的演替规律?耕地集约利用差异的驱动机制?耕地集约利用差异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关系?.拟选择北京市的大兴区、河北省的固安和曲周县为研究样区,以耕地利用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RS、GPS、GIS技术、农户调查方法,建立2009年农户耕地利用数据库,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出发,分析耕地集约利用差异性演替规律,结合相关假设条件,建立耕地集约利用差异性的驱动机制,用AEZ方法计算耕地生产潜力,对比分析耕地集约利用差异下的粮食生产潜力的关系,量化耕地集约利用差异对耕地生产潜力实现的影响,设置未来耕地集约利用变化情景,分析这种变化对耕地生产潜力实现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黄淮海平原耕地利用变化对耕地生产潜力和粮食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暖背景下三江平原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及农户响应
耕地集约利用及其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