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新致病基因致病机制及功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0102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田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柯琴梅,杜戎,朱云,祝建芳,陈鸿博,吴瑞霞,吴文卿,杜青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细胞电生理学心源性猝死致病基因
结项摘要

Sudden cardiac death (SCD)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unexpected death as the result of cardiovascular causes.At present, the pathogenesis is not clear.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a large percentage of SCDs occur in the setting of gene mutations responsible for inherited abnormalities such as the long QT syndromes(LQTs), Brugada syndrome et. And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e pathogenic genes of SCD were genes of LQTs. So, advances in studies on the genes of LQ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tudies on pathogenesis of SCD. LQTs is an genetic disease causing sudden cardiac death with Torsade de Pointes. In a large family of LQTs. it have identified a novel delicate gene-YME1L1 gene.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gene mutation remains to be further studied. Combined with our preliminary study, we would further study the influence on the ultrastructural localiza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which was due to the gene mutation. And it is revealed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gene mutation leaded to cardiac sudden death from different aspects.

心源性猝死是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突然死亡。其病因包括长QT综合征(LQTs),Brugada综合征等,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来研究表明,这些疾病很多都具有遗传特质,且所发现的已知致病基因大部分均为LQTs致病基因。因此,研究LQTs的致病基因,对研究心源性猝死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LQTs是一种易产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症候群,死亡率较高。我们在一个LQTs中国大家系中,通过全基因组连锁和基因突变筛选,从遗传学角度初步确定了一个LQTs新的致病基因-YME1L1基因,但其基因突变致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亟待进一步研究阐明。基于此本课题设计以YME1L1基因突变对自身亚细胞定位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的研究为切入点,运用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电生理学等技术,从不同层面探讨YME1L1基因突变致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功能反证其为LQTs新的致病基因,并拓宽了YME1L1基因的功能学研究。

项目摘要

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突然死亡,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心源性猝死病因包括Brugada,综合征(BrS), 长QT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等。研究表明,这些疾病很多都具有相应的遗传特质。. 本研究致力于家系遗传尤其中国心源性猝死家系致病基因的研究。在Brugada家系中,本研究发现了一个 SCN5A基因杂合突变(c.4282G>T),并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此突变可以导致钠电流的减少,从而揭示了此突变导致Brugada综合征发生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此项研究扩展了Brugada综合征致病基因SCN5A的杂合突变谱,并为验证SCN5A基因突变引起的钠离子通道功能丧失从而导致Brugada综合征的学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本研究小组在长QT综合征家系中初步确定了一个新的致病基因,目前在筛选及确定其突变基因调控的具体离子通道;. 本研究小组进行了Brugada综合征的六个关联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发现其中三个因素与Brugada综合征病患的后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较高的关联度(三个关联因素分别为:可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1型Brugada综合征,家族性猝死和晕厥史),为此后的个体化诊疗打下基础;. 在自发性气胸家系中,我们研究小组发现了FLCN基因一个新的突变(c. 510C > G),从而扩展了其疾病已知致病基因FLCN突变谱。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DOI:10.3969/j.issn.1673-1689.2021.10.004
发表时间:2021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DOI:10.13692/ j.cnki.gywsy z yb.2016.03.002
发表时间:2016

田莉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878367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10832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47209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7110205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0871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6074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6059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60668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870824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601100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心源性猝死新致病基因的初步研究

批准号:30800459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杜戎
学科分类:H02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心源性猝死相关基因新突变点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

批准号:30170377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杨钧国
学科分类:H02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应用比较转录谱鉴定猪链球菌新的致病基因及致病基因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8157204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郑翰
学科分类:H2209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新的癫痫致病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批准号:8127125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静宇
学科分类:H0901
资助金额:10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